方劑組成解釋
化蟲乾漆丸中包含乾漆,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驅蟲止癢:乾漆性苦寒,具有燥濕殺蟲、止癢止痛的功效,可有效驅除體內寄生蟲,並緩解其引起的瘙癢、疼痛等症狀。
- 清熱解毒:乾漆還具備清熱解毒之效,可治療因濕熱引起的皮膚病,如濕疹、皮炎等,配合其他藥材,可起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因此,乾漆在化蟲乾漆丸中起到驅蟲止癢、清熱解毒的重要作用,對於治療由寄生蟲引起的皮膚病具有顯著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方劑分析:化蟲乾漆丸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小兒因蛔蟲(腸道寄生蟲)引起的急性腹痛,症狀包括:
- 「蛔蟲咬心絞痛」:古代稱蛔蟲上擾所致的劇烈腹痛為「蟲心痛」,實指蟲體扭結或鑽動導致的腸道痙攣。
- 「四肢逆冷」:因劇痛引發氣血阻滯,陽氣不達四末。
- 「乾嘔不吐」:蛔蟲擾動胃氣上逆,但未達吐出蟲體的程度。
- 「面色青」:小兒疼痛時血行不暢,面部呈現肝木克脾土的寒凝氣滯之象。
此方以殺蟲、止痛為核心,針對蛔蟲寄生引起的急性症狀設計。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君藥:乾漆(2錢)
- 性味功效:辛溫,有毒,入肝、胃經。
- 作用:
- 破瘀殺蟲:《本草綱目》載其能「削年深堅結之積滯,破日久凝聚之瘀血」,其毒性可麻痹蟲體,促使排出。
- 行氣止痛:溫散之性可緩解蟲積導致的氣滯絞痛。
2. 臣藥:膽子礬(即膽礬,1錢)
- 性味功效:酸辛寒,有毒,入肝、膽經。
- 作用:
- 催吐驅蟲:膽礬具強烈催吐作用,古代常用於「吐風痰」或蟲積(蛔蟲見酸則靜,吐法可迫蟲下行)。
- 殺蟲解毒:其銅鹽成分可能破壞蟲體代謝,輔助乾漆增強殺蟲效力。
3. 配伍與製法邏輯
- 蔥白湯糊丸:蔥白辛溫通陽,助藥力散寒開竅,緩解四肢逆冷。
- 石榴皮湯送服:石榴皮酸澀,近代研究顯示其鞣質可麻痹蟲體,協同主藥殺蟲,並減緩毒性對脾胃的刺激。
4. 治療原理
- 雙重殺蟲:乾漆破瘀麻痹蟲體,膽礬催吐驅蟲,一降一吐,迫蟲排出。
- 通陽止痛:通過溫散(乾漆、蔥白)與酸收(石榴皮)並用,調和氣機以緩解絞痛。
三、總結
此方為古代針對小兒蛔蟲急症的「毒藥攻邪」範例,以毒性藥物直折蟲勢,搭配通陽止痛之品,快速緩解症狀。其設計反映「急則治標」的思路,然須精準控制劑量以避藥毒傷正。
傳統服藥法
乾漆2錢,膽子礬1錢。
上為末,用蔥白湯煮面糊為丸,如麻子大。
2-3歲兒以石榴皮湯送下2丸,每日3次;3-4歲兒3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化蟲乾漆丸, 出處:《聖惠》卷九十二。 組成:乾漆2錢,膽子礬1錢。 主治:小兒蛔蟲咬心絞痛,四肢逆冷,乾嘔不吐,面色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