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性苦、辛、溫。主治燥濕消痰、下氣除滿。用於濕滯傷中、脘痞吐瀉、食積氣滯、腹脹便秘、痰飲喘咳。
杏仁性苦、溫、有毒。主治止咳平喘、潤腸通便、喉痹、食滯脘痛、血崩、耳聾、疳腫脹。
草果性味辛、溫。主治燥濕除寒、溫中、祛痰截瘧、消食化亂,治瘧疾、痰飲痞滿、脘腹冷痛、反胃、嘔吐、瀉痢、食積等症。
半夏性味辛、溫。主治降逆止嘔,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用於痰多咳喘、痰飲眩悸、風痰眩暈、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
茯苓性甘、淡、平。主治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用於水腫尿少、水腫脹滿、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少、遺精白濁等症。
陳皮性苦、辛、溫。主治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常用於脾胃氣滯證。具有行氣止痛、健脾和中之功、可改善寒濕阻中的脾胃氣滯、脘腹脹痛、噁心嘔吐、腹瀉。
厚朴草果湯, 出處:《臨症指南醫案》卷六。 組成:厚朴1錢半,杏仁1錢半,草果仁1錢,半夏1錢半,茯苓3錢,廣皮白1錢半。 主治:苦辛通降。主治:濕瘧。濕邪內蘊,脾陽不主宣達,舌白脘悶,寒起四末,渴喜熱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