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寶消毒散

八寶消毒散

BA BAO XIAO DU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青囊秘傳》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偏熱 (1.7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4%
心經 22%
胃經 21%
肺經 14%
脾經 8%
大腸經 4%
膽經 4%
肝經
心經
胃經
肺經
脾經
大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八寶消毒散中加入蟾酥,主要基於其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的功效。

蟾酥性寒,味苦,入心、肝、脾經,具有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其毒性較強,但經炮製後可減輕毒性,並增強藥效。

在八寶消毒散中,蟾酥與其他藥材配伍,可有效治療熱毒熾盛、癰疽腫毒、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疾病。其解毒消腫之功效,有助於消散毒邪,促進傷口癒合。

八寶消毒散中含有全蠍,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治療熱毒熾盛、癰疽疔瘡、無名腫毒等症。
  2. 通絡止痙:全蠍還具有通絡止痙的功效,可治療中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肢體麻木等症。

八寶消毒散以全蠍為藥,可有效針對熱毒引起的各種瘡瘍及症狀,並輔以其他藥材,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通絡止痙的作用,達到整體治療效果。

八寶消毒散中含有雄黃,其主要原因如下:

  1. 解毒殺蟲: 雄黃性溫,味辛,具有解毒殺蟲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瘡瘍腫毒、蛇蟲咬傷等症。
  2. 燥濕止癢: 雄黃亦具有燥濕止癢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濕疹、皮膚瘙癢等症。

八寶消毒散中雄黃的配伍,旨在發揮其解毒殺蟲、燥溼止癢的功效,協同其他藥材,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

八寶消毒散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解毒消腫: 白僵蠶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解毒消腫、止痛止癢的功效。其含有的活性物質能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並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炎症消退,對於外感熱毒所致的瘡瘍腫毒、皮膚濕疹等症狀,有明顯的療效。
  2. 清熱解毒: 白僵蠶能夠清熱解毒,對於外感熱毒、風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其清熱解毒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的發展,減輕患者的痛苦。

總而言之,白僵蠶在八寶消毒散中,起着解毒消腫、清熱解毒的作用,與其他藥材相互配合,發揮更大的治療功效。

八寶消毒散中包含銀朱,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 銀朱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在八寶消毒散中,可輔助其他藥物清熱解毒,消散外邪,對於發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 抑菌消炎: 銀朱具有抑菌消炎作用,可以抑制細菌、病毒的生長繁殖,減輕炎症反應。在八寶消毒散中,可配合其他藥物,促進傷口癒合,減少感染。

八寶消毒散中包含黃連,主要原因在於其 清熱解毒、燥濕止癢 的功效。

黃連味苦寒,入心、胃、肝、膽經,具有 瀉火解毒、清熱燥濕 的作用。八寶消毒散作為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瘡瘍、濕疹、皮膚瘙癢等病症的方劑,黃連可以 清熱燥濕,抑制濕熱的滋生蔓延,同時 解毒,消散瘡瘍毒素,配合其他藥物達到 消腫止痛、止癢生肌 的效果。

八寶消毒散中加入冰片,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它能有效地抑制細菌和病毒的生長繁殖,並能迅速消退炎症反應,緩解疼痛,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
  2. 開竅醒神,涼爽止癢: 冰片具有開竅醒神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供血,同時也能起到涼爽止癢的效果,對於一些伴隨發熱、神志不清、皮膚瘙癢的症狀,能起到緩解作用。

因此,在八寶消毒散中加入冰片,可以充分發揮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開竅醒神等功效,使其療效更為顯著。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八寶消毒散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載於古代醫籍,主治「癰疽初起,腫痛微紅,面赤者」。其證屬熱毒壅滯、氣血瘀結所致之陽證瘡瘍。

  • 癰疽初起:指局部紅腫熱痛之瘡瘍,屬外科陽證,病機為熱毒熾盛,氣血瘀阻。
  • 腫痛微紅,面赤者:反映熱毒上攻,血熱瘀滯之象,治當清熱解毒、活血散結。

此方外敷於瘡瘍初期,透過藥性直接作用患處,以遏止熱毒擴散,促其消散。


方劑組成與邏輯推理

1. 蟾酥(8分)

  • 性味辛溫,有毒,歸心經。
  • 傳統功效:解毒消腫、止痛開竅。
  • 方解:為外科癰疽要藥,以其強效解毒之力,直折熱毒,兼能活血定痛。

2. 蠍尾(4錢)、僵蠶(4錢)

  • 蠍尾性辛平,有毒,擅通絡散結、攻毒止痛;僵蠶性鹹辛平,能化痰散結、祛風定驚。
  • 方解:二者合用,透達經絡,散結消腫,針對熱毒鬱結之腫痛。

3. 雄黃(4錢)、銀朱(4錢)

  • 雄黃辛溫有毒,解毒殺蟲;銀朱(硫化汞)辛溫,攻毒燥濕。
  • 方解:為古代外科常用解毒藥,直接抑制熱毒,但需注意毒性。

4. 炙乳香、炙沒藥(各4錢)

  • 兩者均辛香苦平,活血止痛、消腫生肌。
  • 方解:調暢氣血,散瘀通絡,改善局部氣血壅滯,助腫痛消散。

5. 黃連(2錢)

  • 性味苦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方解:直清熱毒,與其他辛溫藥配伍,寒温並用,防熱毒內熾。

6. 冰片(4分)

  • 辛涼芳香,開竅散鬱、清熱止痛。
  • 方解:透皮引藥直達病所,兼能清局部鬱熱,緩赤腫灼痛。

治療原理與配伍特點

  1. 解毒為主,兼顧活血

    • 蟾酥、雄黃、銀朱、黃連為主力,清解熱毒;乳沒、蠍尾、僵蠶活血通絡,散結消腫。
    • 體現「解毒—散結—止痛」三層次作用。
  2. 寒溫並用,相反相成

    • 黃連、冰片性寒,可制約雄黃、蟾酥之溫燥,防熱毒耗陰。
  3. 外治直達病所

    • 全方研末外敷,藥力集中患處,避免內服毒性風險,符合古代外科「以毒攻毒」思維。

總結:八寶消毒散以「攻毒散結」為核心,結合清熱活血,適用於陽證癰疽初起。其組方體現外科急證「截斷病勢」之思路,然方中多毒性藥物,須嚴格遵循外用傳統用法。

傳統服藥法


蟾酥8分,蠍尾4錢,雄黃4錢,僵蠶4錢,炙乳沒4錢,銀朱4錢,黃連2錢,冰片4分。
上為末。
摻膏藥上貼。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毒性較大,不宜久服。

相關疾病


癤和癰面色發紅

相同名稱方劑


八寶消毒散, 出處:《青囊秘傳》。 組成:蟾酥8分,蠍尾4錢,雄黃4錢,僵蠶4錢,炙乳沒4錢,銀朱4錢,黃連2錢,冰片4分。 主治:癰疽初起,腫痛微紅,面赤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