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疳羊肝散

消疳羊肝散

XIAO GAN YANG GAN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仙拈集》卷三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21

熱/寒比例

(0.2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胃經 20%
肺經 17%
大腸經 9%
腎經 6%
三焦經 5%
心包經 5%
膽經 5%
脾經 3%
心經 3%
肝經
胃經
肺經
大腸經
腎經
三焦經
心包經
膽經
脾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消疳羊肝散中加入谷精草,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的功效。

谷精草性寒味苦,入肝、膽經,具有清熱利濕、解毒退黃之效。其清熱解毒作用可針對因濕熱內蘊引起的疳積症狀,如發熱、口渴、腹脹、食慾不振等;而其利濕退黃作用則能改善因濕熱阻滯肝膽所致的黃疸、小便不利等症狀。

因此,谷精草的加入可有效緩解消疳羊肝散所針對的濕熱蘊積之症,起到清熱利濕、解毒退黃的作用,促進患兒康復。

消疳羊肝散中加入地骨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退熱: 地骨皮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涼血、解毒退熱的功效。針對小兒疳積,常伴有發熱、口渴、煩躁等症狀,地骨皮可以有效地清熱解毒,退熱止渴。
  2. 健脾益胃,消疳化積: 地骨皮同時兼具健脾益胃的功效。小兒疳積多因脾胃虛弱,運化失常所致,地骨皮能補脾胃、助消化,促進營養吸收,從而達到消疳化積的效果。

消疳羊肝散方中加入胡黃連,是基於其清熱解毒、燥濕止癢之功效。

胡黃連味苦寒,性燥,入肝膽經。其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癢的作用,可有效抑制小兒疳積所致的熱毒蘊積、脾胃濕熱等病症。

此外,胡黃連還可配合方中其他藥物,如羊肝等,共同發揮清熱解毒、健脾益氣的功效,達到消疳止瀉、改善食慾的效果。

消疳羊肝散中包含柴胡,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退熱除疳: 消疳羊肝散旨在治療小兒疳積,柴胡性微寒,能疏肝解鬱、理氣止痛,並能清熱解毒,對於因肝氣鬱結、脾胃不和導致的疳積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2. 配合其他藥材,增效減毒: 柴胡與方中其他藥材如山楂、麥芽等協同作用,可更有效地消食健脾、化積止瀉,同時柴胡還能降低其他藥材的毒性,確保方劑安全有效。

綜上所述,柴胡在消疳羊肝散中發揮着疏肝理氣、退熱除疳,以及增強其他藥材功效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消疳羊肝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是基於其「和中調和」之性,在方劑中發揮以下兩大作用:

  1. 緩解藥性,調和脾胃: 羊肝性偏燥熱,甘草性甘平,可緩解羊肝的燥熱之性,避免傷及脾胃,使藥性更加平和,更易於脾胃吸收。
  2. 增強藥效,協同作用: 甘草能調和諸藥,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增強消疳散的整體功效。其甘味能健脾和胃,有助於改善消化功能,更有效地消退疳積。

總之,甘草在消疳羊肝散中起到「緩和藥性,調和脾胃」和「增強藥效,協同作用」的關鍵作用,使方劑更加安全有效。

消疳羊肝散中加入蘆薈,主要是針對其清熱解毒、瀉火通便的功效。

蘆薈味苦寒,入肝、胃經,能清熱瀉火,尤其善於治療肝火旺盛、脾胃積熱所致的疳積。

兒童疳積常表現為面色萎黃、腹脹、食慾不振、大便乾燥,甚至出現發燒、口渴等症狀。蘆薈能清熱解毒,瀉火通便,可以有效緩解這些症狀,促進脾胃運化,幫助兒童恢復健康。

此外,蘆薈還有潤腸通便的作用,可以幫助排出體內積聚的毒素,促進兒童的消化吸收,提高免疫力。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消疳羊肝散傳統功效分析
此方主治「心臟受疳」,為古代兒科疳證範疇。疳證多因虛弱積滯、熱邪內灼所致,臨床表現如「小便不通」、「口乾舌爛」、「牙臭」等,均屬內熱傷津、上炎口舌、下阻水道之象,推測屬心脾積熱型疳證,兼有陰分伏熱。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清疳熱

    • 胡黃連(胡連)為君,專瀉疳熱,尤善除心脾伏火。
    • 蘆薈輔助清肝瀉熱,通腑導滯,可解熱結便秘。
    • 地骨皮清肺腎陰分虛熱,治骨蒸煩渴,助解口乾舌燥。
  2. 疏肝明目

    • 柴胡疏肝解鬱,引藥上行,兼透半表半裡之邪。
    • 谷精草輕清上浮,明目退翳,善治目赤疳積,合柴胡調暢氣機。
  3. 調和藥性

    • 甘草甘緩和中,制約諸藥寒涼峻烈之性,護胃氣。
  4. 以臓補臓

    • 羊肝為引,竹刀剖開(忌鐵器以免藥性相剋),蒸熟後取肝體補肝用,藉動物肝臟滋養陰血、明目,助藥力直達病所。

配伍特點
全方以瀉疳熱為核心,結合疏肝透熱、滋陰明目。熱瀉則津液得復,口爛自癒;肝氣疏泄正常,則小便通暢。羊肝為載體,輔以蒸製法,使藥效緩釋吸收,符合古代「血肉有情之品」療治理念。方中輕用蘆薈、甘草,意在緩攻而非峻下,契合小兒臟腑嬌嫩之需。

傳統服藥法


谷精草5錢,地骨皮5錢,胡連3錢,柴胡3錢,甘草3分,蘆薈3分。
上為末。
羊肝1具,竹刀剖片勿斷,將藥末5分摻入肝內,用線捆好,砂鍋內蒸熟,任服。7日即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消疳羊肝散, 出處:《仙拈集》卷三。 組成:谷精草5錢,地骨皮5錢,胡連3錢,柴胡3錢,甘草3分,蘆薈3分。 主治:心臟受疳,小便不通,口乾舌爛,牙臭。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