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決明消翳散中加入蟬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散風止癢:蟬蛻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散風止癢之效。對於因風熱上攻所致的目赤腫痛、翳膜遮睛、視物模糊等症狀,蟬蛻可起到清熱解毒、散風止癢的作用,使眼部炎症消退,視力恢復。
- 疏通經絡,活血化瘀:蟬蛻能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促進眼部血液循環,改善眼部組織的營養供應,有利於翳膜的消散。
因此,決明消翳散中加入蟬蛻,可以更好地發揮清熱解毒、散風止癢、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作用,達到治療目赤腫痛、翳膜遮睛的目的。
決明消翳散中加入桑葉,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
桑葉味甘苦,性寒,入肺經。其清熱解毒之性,能有效緩解因風熱上攻所致的眼部紅腫、疼痛等症狀。同時,桑葉具有疏散風熱的作用,可幫助消除眼部周圍的熱毒,改善視力模糊等問題。
此外,桑葉還具有清肝明目、降壓降脂的功效,對於因肝火上炎、血脂過高等因素導致的眼疾也有一定輔助作用。
決明消翳散中包含蕤仁,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明目: 蕤仁性寒,味甘,具有清熱明目之效,可治療目赤腫痛、羞明流淚等症狀。決明子亦有清肝明目之功,與蕤仁相輔相成,加強清熱明目的功效。
- 滋養肝腎: 蕤仁入肝腎經,能滋養肝腎,改善肝腎陰虛導致的眼疾。決明消翳散常用於治療肝腎陰虛所致的眼疾,而蕤仁的滋養作用,可緩解肝腎虛弱,改善眼部症狀。
決明消翳散中加入木賊,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木賊性寒,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決明消翳散主治目赤腫痛、翳膜遮睛等症狀,而木賊的清熱解毒作用能有效緩解眼部炎症,消腫止痛則能改善視力模糊等症狀。
- 疏散風熱,利濕通竅:木賊還具有疏散風熱、利濕通竅的功效。對於因風熱上攻而導致的目赤腫痛,木賊能疏散風熱,利濕通竅則能促進眼部經絡通暢,改善眼部微循環,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綜上所述,木賊在決明消翳散中發揮著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疏散風熱、利濕通竅的作用,對於治療目赤腫痛等眼部疾病具有重要意義。
決明消翳散中使用石決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肝明目:石決明性寒,味甘鹹,入肝經,具有清肝瀉火、明目退翳的功效。決明消翳散主治目赤腫痛、翳障昏花等症,石決明能清肝火,消眼翳,改善視力,配合其他藥物起到協同作用。
- 降壓止痛:石決明還具有一定的降壓止痛作用,對於高血壓引起的頭暈目眩、頭痛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決明消翳散中加入石決明,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整體症狀,提高療效。
決明消翳散中包含谷精草,主要基於其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的功效。
谷精草性寒,味甘,入肝、膀胱經。其清熱利濕的作用,能有效改善因濕熱上蒸所致的眼部腫痛、視物模糊等症狀。同時,谷精草具有一定的解毒消腫功效,能緩解眼部炎症,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決明消翳散中加入谷精草,可起到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的作用,有助於緩解眼部炎症,改善視力,達到消翳散的效果。
決明消翳散中加入菊花,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解毒:菊花性寒,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決明消翳散主要用於治療眼部紅腫熱痛、視力模糊等症狀,菊花可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緩解眼部炎症。
二、 平肝明目:菊花還具有平肝明目的作用,可以改善眼部血液循環,減輕眼部疲勞,促進視力恢復。決明消翳散中的決明子也具有明目潤腸的功效,與菊花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清熱明目的效果。
決明消翳散中加入青葙子,主要基於其清熱明目之效,與方劑整體功效相輔相成。
青葙子性寒,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明目退翳之效。其清熱解毒之功,可針對眼部熱毒所致的翳障、視力模糊等症狀,與決明子的清肝明目作用相得益彰。同時,青葙子還能消散眼部積熱,有助於恢復視力,達到明目退翳的效果。
因此,青葙子在決明消翳散中起着清熱明目、消散翳障的重要作用,與其他藥材配合,共同達到治療目疾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決明消翳散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治「目生翳」,即眼球角膜或晶狀體因風熱、肝火、陰虛等所致之混濁病變,屬中醫「外障眼病」範疇。古代醫家認為,翳膜多因風熱上攻、肝經鬱火,或津液耗傷、目失濡養而成,治宜疏風清熱、平肝退翳、明目退障。
組成邏輯及治療原理
疏風清熱:
- 荊芥:辛散風邪,透熱外出,善治風熱目赤。
- 蟬衣、桑葉:輕清上行,疏散肝肺風熱,尤擅消目赤翳障。
平肝退翳明目:
- 石決明:鹹寒沉降,清肝潛陽,為退翳要藥,兼能明目。
- 青葙子、白菊花:清泄肝火,專治目赤翳障,尤善消肝熱上攻之證。
退翳通絡:
- 木賊草:輕揚升散,專入肝膽經,能疏散風熱而退翳,為眼科專藥。
- 谷精草:辛涼透散,擅長疏散頭面風熱,針對目翳羞明。
養陰潤目:
- 蕤仁:甘寒潤燥,養肝明目,緩解目乾澀,輔助翳膜消退。
整體配伍思路
此方以「清、散、降、潤」為綱,結合疏風熱、瀉肝火、養陰液三法:
- 標證(風熱翳障)用荊芥、蟬衣、桑葉、木賊草以散邪透熱;
- 本證(肝火上炎)取石決明、青葙子、菊花清肝鎮降;
- 兼顧陰液以蕤仁潤燥,防辛散傷陰。
諸藥協同,共奏祛風清熱、平肝退翳之效,針對風熱夾肝火所致目翳,體現中醫「從肝論治」與「標本兼顧」之眼科用藥特色。
傳統服藥法
荊齊、蟬衣、桑葉、蕤仁、木賊草、石決明、谷精草、白菊花、青葙子。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決明消翳散, 出處:《醫門補要》卷中。 組成:荊薺、蟬衣、桑葉、蕤仁、木賊草、石決明、谷精草、白菊花、青葙子。 主治:目生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