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散寒止痛湯中加入高良薑,主要原因有二:
- 溫中散寒: 高良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的功效。對於寒邪入侵導致的胃脘疼痛、腹痛、嘔吐等症狀,高良薑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起到止痛的效果。
- 調和藥性: 方劑中可能包含一些性質偏寒的藥材,高良薑的溫性可以起到調和藥性、避免寒涼過度的作用,使藥效更加平和,避免對身體造成負擔。
散寒止痛湯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經散寒: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對於寒邪侵襲所致的疼痛,如風寒感冒、寒性腹痛、痛經等,肉桂能溫通經絡,驅散寒邪,起到止痛的效果。
- 助藥力:肉桂性溫燥,可以促進其他藥物的藥力發揮,提升藥效。散寒止痛湯中可能含有其他寒性藥物,肉桂的加入可以平衡藥性,避免寒涼過度,並促進其他藥物發揮溫暖止痛的效果。
散寒止痛湯中加入白朮,主要是因為白朮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 健脾燥濕:白朮味甘性溫,能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寒,增強體內陽氣,從而達到散寒止痛的效果。
- 固護中焦:中焦為脾胃所在,為氣機升降之樞紐,白朮能固護中焦,防止寒邪內侵,進一步減輕疼痛。
總之,白朮在散寒止痛湯中起到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固護中焦的作用,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散寒止痛的效果。
散寒止痛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之功效。散寒止痛湯中常含有較為寒涼的藥材,如桂枝、生薑等,甘草可以中和其寒性,避免藥物過於寒涼,對脾胃造成損傷。
-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急止痛的功效,可以輔助其他藥材更有效地發揮散寒止痛的作用。同時,甘草還能增強機體的抵抗力,幫助患者更快恢復健康。
散寒止痛湯中包含烏頭,乃因其性溫熱,具有極強的散寒止痛功效。烏頭入藥,多用其根部,其辛辣苦寒,入足太陽膀胱經,能溫經散寒,通絡止痛,對於寒邪凝滯,經絡痺阻所致的肢體疼痛、麻木、僵硬等症狀,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
此外,烏頭亦可祛風濕、止痺痛,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關節疼痛、肌肉痠痛等亦有療效。然而,烏頭毒性較強,需謹慎使用,不可自行服用,需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散寒止痛湯中包含蒼朮,主要原因如下:
- 燥濕祛寒: 蒼朮性溫燥,能燥濕祛寒,散寒止痛,對於寒濕凝滯所致的疼痛,如關節疼痛、腹痛等,有較好的療效。
- 健脾和胃: 蒼朮具健脾和胃之效,能增進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改善因脾胃虛寒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
蒼朮在散寒止痛湯中,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發揮更好的療效。
散寒止痛湯中加入管仲,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溫經散寒、止痛: 管仲性溫,入肺、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止痛之效。對於寒邪客於經絡,所致的肢體疼痛、麻木、畏寒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 祛風濕: 管仲也具有祛風濕的功效。對於寒濕痹痛,表現為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受限等症狀,也有一定療效。
因此,散寒止痛湯中加入管仲,可以起到溫經散寒、止痛,以及祛風濕的作用,提高整體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散寒止痛湯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寒氣侵心而痛,手足反溫」,屬寒邪直中於心之證。中醫理論中,心主血脈,寒性凝滯,寒邪侵心則氣血不通,發為心腹冷痛。然手足反溫者,可能因寒凝於內,陽氣被迫外越,或患者素體陽虛不甚,寒邪未深及四肢末端所致。此與「真寒假熱」機理相類,提示寒邪內鬱而外見假熱之象。治當溫散內寒,通陽止痛。
二、組成藥物分析與治療原理
- 良薑(高良薑):辛熱,歸脾胃經,散寒溫中,為君藥,直祛心腹寒邪,通脈止痛。
- 肉桂:辛甘大熱,補命門之火,助心陽以散寒,兼引火歸元,防陽氣外越。
- 白朮、蒼朮:白朮健脾燥濕,蒼朮辛烈走散,二者協力運中焦,杜絕寒濕內生之源。
- 草烏:大辛大熱,通行十二經,逐深伏之寒邪,增強全方溫通之力。
- 管仲(貫眾):性微寒,清熱解毒,在此方中或為反佐,防溫燥過度化熱,亦可解寒鬱之毒。
- 甘草:甘緩和中,調和諸藥,緩草烏之毒性,並制蒼朮、白朮之燥性。
三、方劑邏輯與作用機理
- 溫陽散寒為主:良薑、肉桂、草烏三藥協同,直攻內寒,溫通心脈,解散凝滯。
- 健脾祛濕為輔:白朮、蒼朮健運脾胃,切斷寒濕生成途徑,兼防溫藥助濕。
- 寒熱并用:佐以管仲微寒之性,既制溫燥之偏,又解寒凝所生之鬱熱,體現「去性存用」思路。
四、整體治療原理
此方針對「寒凝心脈」之證,通過溫陽散寒、健脾燥濕,使內伏寒邪得散,陽氣復位,氣血暢通而痛止。其組方特點在於:
- 重用辛溫藥物速祛內寒,針對主證急治其標;
- 兼顧中焦運化,標本同治;
- 反佐巧妙,防止溫燥傷陰,體現中醫「陰中求陽」之妙。
全方配伍嚴謹,溫而不燥,散中寓補,符合「寒者熱之」的治療大法,適用於寒邪內侵、陽氣鬱閉之心痛證。
傳統服藥法
良薑3錢,肉桂1錢,白朮3錢,甘草1錢,草烏1錢,蒼朮3錢,管仲3錢。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損傷脾胃。
相同名稱方劑
散寒止痛湯, 出處:《石室秘錄》卷六。 組成:良薑3錢,肉桂1錢,白朮3錢,甘草1錢,草烏1錢,蒼朮3錢,管仲3錢。 主治:寒氣侵心而痛,手足反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