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蛤津臍膏
WEN HA JIN QI GAO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18
熱/寒比例
極寒 (0.06)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33%
肺經 33%
膀胱經 33%
腎經
肺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文蛤津臍膏方劑中加入文蛤,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利濕退黃:文蛤性寒,味甘鹹,入肝、脾、腎經。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的功效。對於濕熱蘊結、黃疸、水腫等症狀,文蛤可以起到清熱利濕,消腫止痛的作用,輔助治療。
- 滋陰潤燥,軟堅散結:文蛤還具有滋陰潤燥、軟堅散結的功效。對於因陰虛火旺或燥熱引起的咳嗽、口乾舌燥、便祕等症狀,文蛤可以起到滋陰潤燥的作用,緩解病情。
文蛤的加入,可以有效改善濕熱、陰虛等病症,與方劑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文蛤津臍膏]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療「遺精」,屬中醫「遺泄」範疇。古代醫家認為遺精多與腎氣不固、相火妄動,或濕熱下注相關。文蛤性味鹹寒,傳統用於收斂固澀、清熱利濕,故取其斂精止遺之效;「女兒津」(唾液古稱)具滋陰降火之意,二者調和外貼臍中(神闕穴),透過經絡吸收以調理下焦,共奏固精止遺之功。
組成與治療原理推析
文蛤(海蛤殼):
- 《本草綱目》載其「清热利濕,化痰軟堅」,鹹味入腎,寒性清熱,能降腎中相火,緩解虛熱擾動精室之病機。
- 細末外敷可發揮「收斂」之性,類似牡蠣等介殼類藥物,用以固攝精關。
女兒津調用:
- 唾液古稱「金津玉液」,道家視為滋陰降火之品。《黃庭經》言其「灌溉五臟潤周身」,或取其潤燥斂火之效,助文蛤清熱而不傷陰。
- 調和外用時,可能作為黏合劑,促進藥物貼附滲透。
臍療原理:
- 神闕穴為任脈要穴,與腎、督脈相通,外敷藥物易透過腠理直達下焦,調節腎氣。
- 結合文蛤收斂與唾液滋潤,標本兼顧:既清泄相火,又固攝精關,契合遺精虛實夾雜之病機。
邏輯歸納
此方體現「內病外治」思維,針對遺精輕症或初起屬熱者。然單味藥力較薄,若腎虛甚則需搭配內服補益藥。其組方簡約,反映古代民間療法「以簡馭繁」的特色,凸顯中醫「藥穴相配」的治療智慧。
傳統服藥法
文蛤。
上為細末。
以女兒津調,貼臍內。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遺精
相同名稱方劑
文蛤津臍膏, 出處:《種福堂方》卷二。 組成:文蛤。 主治:遺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