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蛤玉粉散

HAI HA YU FEN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宣明論》卷十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18

熱/寒比例

極寒 (0.06)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33%
肺經 33%
膀胱經 33%
腎經
肺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海蛤玉粉散方中加入文蛤,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解毒: 文蛤味甘鹹性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對於因熱毒所致的咽喉腫痛、目赤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文蛤能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2. 利水消腫: 文蛤性寒,能利水消腫。對於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文蛤可幫助利尿排毒,消減水腫,改善症狀。

因此,海蛤玉粉散中加入文蛤,旨在發揮其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相應疾病的目的。

主治功效


海蛤玉粉散主治功效分析

《黃帝素問宣明論方》所載海蛤玉粉散,其組成單純,僅以文蛤為藥。古籍記載其主治「血痢」,並闡明其功效為「解臟中積熱毒」。此方治療原理,可從文蛤的藥性來分析。

文蛤,性味甘鹹寒,入肝、腎經。其藥理作用多樣,古籍記載其具有利水消腫、化痰軟堅、清熱解毒、散結止痛、滋陰養血、補肝益腎、潤燥滑腸、止咳平喘、除風止癢、殺蟲去積等功效。綜觀這些功效,皆與其寒涼滋潤的特性相符。

針對「血痢」這一症狀,海蛤玉粉散的治療原理主要在於清熱解毒及潤腸止瀉。 「血痢」多因濕熱下注,腸道積熱,導致腸黏膜損傷出血而引起。文蛤的寒涼之性,可以清泄腸胃積熱,消除炎症,減少出血。同時,其潤燥滑腸之功,能促進腸道蠕動,利於排出宿便和毒素,緩解腹痛便血等症狀。

劉完素所載兩種服用方法略有不同,一為煎服,一為冷水調服,可能與病情輕重或個人體質有關。煎服更注重藥物的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可能適用於病情較重的患者;而冷水調服則更強調藥物的迅速作用,可能適用於病情較輕或急需止血的患者。 但無論哪種服用方法,都指向了文蛤寒涼清熱解毒的藥效在治療血痢中的核心作用。

總而言之,海蛤玉粉散以單味文蛤組成,其治療血痢的機理,在於利用文蛤的清熱解毒、潤腸止瀉等功效,以達到清熱瀉火,止血止痢的目的。其治療效果,則與患者的病情、體質以及服用方法等因素密切相關。

傳統服藥法


海蛤不拘多少。
解臟中積毒熱。
上為末。
每服2錢,入蜜少許,冷水調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海蛤玉粉散, 出處:《宣明論》卷十。 組成:海蛤不拘多少。 主治:解臟中積毒熱。主治:血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