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根散

破根散

PO GEN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3

熱/寒比例

偏寒 (0.8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8%
肝經 28%
脾經 28%
心經 13%
肺經
肝經
脾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破根散」方劑中含有天南星,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破除積聚,消散痰飲: 天南星味辛、溫,性燥烈,具有燥濕化痰、散結消積的功效,能有效破除體內積聚的痰飲,並有助於改善因痰飲阻塞所致的各種病症。
  2. 通經活絡,止痛消腫: 天南星亦具有通經活絡、止痛消腫的作用,能疏通經絡,解除瘀阻,對於因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有一定療效。

因此,天南星在「破根散」方劑中,主要發揮化痰消積、通經活絡的作用,達到治病目的。然而,天南星屬辛溫燥烈之品,需謹慎使用,應遵醫囑,不可自行服用。

破根散中加入冰片,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破根散多用於治療癰疽疔瘡等熱毒盛、腫痛明顯的病症,而冰片可直接作用於患處,減輕炎症反應,緩解疼痛。
  2. 開竅醒神,止癢消腫: 冰片芳香通竅,可用於治療頭痛、鼻塞等症,並能止癢消腫。破根散中加入冰片,可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功效,並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狀,如腫脹、疼痛、瘙癢等。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破根散記載主治「中風團證,口噌不開」,此處「團證」可能為「閉證」之誤,意指中風閉證(牙關緊閉、神昏不語)的急性期表現。中醫理論認為,此類症狀多因風痰壅塞經絡,或肝陽暴亢、痰火內閉所致,導致氣血逆亂、竅絡不通。方中南星化痰祛風,冰片開竅醒神,兩藥外擦牙根,旨在局部刺激以通絡開閉,緩解口噤。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南星(生南星)

    • 性味辛溫有毒,歸肺、肝、脾經,傳統用於祛風痰、解痙止痛。
    • 中風口噤多因風痰阻絡,南星能化痰散結,其辛烈之性可走竄經絡,破除痰瘀閉塞,局部外用可能通過刺激牙齦神經,反射性鬆解頜肌痙攣。
  2. 冰片(龍腦香)

    • 性味辛涼,歸心、脾經,具開竅醒神、清熱止痛之效。
    • 其氣香竄透徹,能「通諸竅」(《本草綱目》),快速滲透黏膜,促進局部氣血流通,與南星協同增強開閉作用。冰片的清涼感亦可抑制風痰上攻所致的熱象。

配伍邏輯:

  • 南星為「主藥」,針對風痰實邪;冰片為「佐使」,助其藥性上達竅絡。兩藥一溫一涼,辛散與透竅並行,形成「化痰開閉」的局部外治思路。
  • 外擦牙根(陽明經循行處)可能藉由經絡傳導(如手陽明大腸經貫頰入齒),直接作用於頜面肌肉,緩解痙攣。

潛在機轉推測:
古代醫家可能觀察到南星的局部麻醉作用(生用刺激性强)與冰片的揮發性刺激,能暫時阻斷神經傳導或誘發黏膜充血反應,從而鬆弛咬肌。此方雖簡,但符合中醫「急則治標」思維,適用於中風閉證的急救輔助措施。

傳統服藥法


南星5分,冰片少許。
以中指點未,擦牙根。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肺結核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牙齒緊閉口張不開半身或下肢麻木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破根散, 出處:《風勞臌膈四大證治》。 組成:南星5分,冰片少許。 主治:中風團證,口噤不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