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丸

磨刀丸

MO DAO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1

熱/寒比例

極熱 (21.0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7%
肝經 19%
脾經 18%
胃經 10%
膀胱經 8%
心經 7%
腎經 7%
肺經
肝經
脾經
胃經
膀胱經
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9-06

方劑組成解釋

磨刀丸中包含全蠍,主要原因如下:

  1. 祛風通絡止痛: 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祛風通絡、止痛消腫之效。磨刀丸多用於治療風濕痺痛、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症,全蠍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2. 活血化瘀散結: 全蠍還有活血化瘀、散結消腫的作用。磨刀丸中常配合其他活血化瘀藥物,可增強藥效,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供血,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總而言之,磨刀丸中加入全蠍,主要發揮其祛風通絡止痛、活血化瘀散結的功效,以達到治療風濕痺痛、筋骨疼痛等病症的目的。

磨刀丸方劑中含有硃砂,其主要原因有二:

  1.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效。磨刀丸常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而硃砂能有效平息心火,緩解焦慮,改善睡眠,達到安神的作用。
  2. 活血化瘀: 硃砂也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磨刀丸中往往搭配其他活血化瘀的藥材,硃砂能起到輔助作用,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

磨刀丸方劑中,包含「粉霜」的主要原因為:

  1. 潤燥止咳: 粉霜性寒滑潤,可潤肺燥、止咳喘,對於因肺燥引起的咳嗽、咽乾、口渴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效果。
  2. 清熱解毒: 粉霜亦具清熱解毒之效,能清肺熱、解毒素,對於因熱毒引起的咳嗽、痰黃、咽痛等症狀亦有幫助。

因此,磨刀丸方劑中加入粉霜,可達到潤燥止咳、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於治療因肺燥、熱毒引起的咳嗽、咽乾、口渴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磨刀丸中加入半夏,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降逆止嘔: 半夏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其降逆止嘔功效顯著,能抑制胃氣上逆,緩解噁心、嘔吐等症狀。磨刀丸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痰濕阻滯、食積不消導致的脘腹脹痛、噁心嘔吐等症狀,半夏可幫助消食導滯,降逆止嘔,使藥效更為全面。
  2. 燥濕化痰: 半夏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能祛除脾胃濕邪,減少痰液的生成,並有助於痰液的排出。磨刀丸中加入半夏,可以幫助消痰止咳,促進患者的康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磨刀丸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小兒久困,驚積滞食,急慢驚風,卒乳不下,躁熱吐瀉,多叫不睡」。從症狀描述來看,主要針對小兒因驚嚇、積食或風痰引起的各種不適:

  1. 驚積滯食:因驚嚇導致氣機紊亂,脾胃運化失常,乳食停滯。
  2. 急慢驚風:急驚風多屬熱證(高熱、抽搐),慢驚風則多因虛寒(脾虛風動),此方兼顧兩類證型。
  3. 卒乳不下:突發性拒食,可能因痰阻或氣滯所致。
  4. 躁熱吐瀉:內有痰熱或食積,上逆則吐,下迫則瀉。
  5. 多叫不睡:心神受擾,或因肝風內動、痰熱上蒙。

綜合來看,此方以「化痰、鎮驚、消積」為主,針對小兒痰熱驚風、乳食停滯的複雜病機。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藥物組成分析

  1. 全蠍(7個)

    • 性味辛平,入肝經,為「熄風止痙」要藥,擅治驚風抽搐。
    • 本質為蟲類藥,走竄力強,可攻逐風痰,通絡定驚。
  2. 朱砂(1錢)

    • 性寒質重,鎮心安神,常用於驚癇煩躁。
    • 其寒涼之性可清心火,配合全蠍增強鎮驚效果。
  3. 粉霜(2錢)

    • 即輕粉(氯化亞汞),辛寒有毒,能「劫痰攻積」。
    • 古人用於痰涎壅盛、二便不利之實證,此處取其滌痰通下之力。
  4. 半夏(7個,洗淨)

    • 燥濕化痰、降逆止嘔,針對痰阻中焦引起的吐乳、不食。
    • 與全蠍協同,一化痰一祛風,共解痰熱驚風。
  5. 巴豆(14個)

    • 辛熱大毒,峻下冷積,與粉霜同用,增強攻逐痰食滯留之力。
    • 方中蜜製蒸餅為丸,緩和其烈性,使瀉下作用可控。
  6. 麝香(少許)

    • 芳香開竅,通絡散結,助諸藥透達病所。
    • 小劑量可醒神,緩解小兒「多叫不睡」。

配伍邏輯

  • 攻逐痰積:粉霜、巴豆為主,半夏為輔,攻瀉痰食滯留。
  • 熄風鎮驚:全蠍、朱砂為主,麝香為引,定驚安神。
  • 調和藥性:蜜製蒸餅為丸,緩和巴豆、粉霜毒性,兼顧小兒稚嫩之體。

治療原理

此方結合「滌痰、瀉下、鎮驚」三法,透過峻藥輕投(如綠豆大丸劑、1歲1丸),達到以下效果:

  1. 痰熱得瀉:粉霜、巴豆通利二便,使痰積從下而解。
  2. 風驚得平:全蠍、朱砂熄風鎮痙,穩定神魂。
  3. 中焦得和:半夏降逆,麝香開竅,恢復脾胃氣機升降。

三、適用場景與限制

適用於「實證為主」的驚風積滯(如痰熱壅盛、腹脹拒按),若屬虛寒慢驚(面色青白、四肢冷)則不宜。方中輕粉、巴豆毒性峻烈,須嚴格控制劑量,以「吐瀉不妨」為度,中病即止,後續以調理驚風藥物收功(如六君子湯加鉤藤)。

總結:磨刀丸為古代攻邪峻劑,以痰、積、驚並治為特色,體現「急則治標」的思路,需辨證準確方能奏效。

傳統服藥法


全蠍7個,朱砂1錢,粉霜2錢,半夏(洗淨)7個。
上為末,巴豆14個,細研,蜜浸蒸餅心,麝少許,為丸如綠豆大。
1歲服1丸,磨刀水送下。量加減,吐瀉不妨,即用驚藥調理。
不得吃和氣散,恐動驚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注意用量。

相關疾病


四肢抽搐

相同名稱方劑


磨刀丸, 出處:《幼幼新書》卷二十二引《莊氏家傳》。 組成:全蠍7個,朱砂1錢,粉霜2錢,半夏(洗淨)7個。 主治:小兒久困,驚積滯食,急慢驚風,卒乳不下,躁熱吐瀉,多叫不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