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豬乳膏方劑中加入全蠍,主要基於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 通絡止痛: 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通絡止痛、散瘀消腫的功效。豬乳膏常用於治療乳腺炎,而全蠍可以疏通乳腺經絡,減輕炎症反應,緩解疼痛。
- 清熱解毒: 全蠍亦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協助清除乳腺炎引起的毒素,進一步促進乳腺炎症的消退。
因此,豬乳膏方劑中加入全蠍,旨在通過其通絡止痛、清熱解毒的功效,達到治療乳腺炎的目的。
豬乳膏方劑中加入琥珀,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安神定驚: 琥珀性味甘平,入心經,具有安神定驚、化瘀止痛之效。豬乳膏多用於治療小兒驚風、夜啼、癲癇等症狀,琥珀的安神定驚作用可有效改善患兒驚厥、不安、睡眠障礙等症狀。
- 活血化瘀: 琥珀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利於減輕炎症反應,對於因瘀血阻滯所致的症狀,如跌打損傷、骨折等,也具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豬乳膏」方劑中使用「硃砂」的主要原因如下:
-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之效。豬乳膏多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硃砂可有效平息心火,安定心神。
- 解毒消腫: 硃砂亦具解毒消腫之效,對於外用治療瘡瘍腫毒、濕疹等症狀有一定效果。豬乳膏中加入硃砂,可輔助治療皮膚炎症,促進傷口癒合。
然而,硃砂含汞,長期或大量使用會對人體造成毒性,因此使用需謹慎,應遵醫囑,不可自行使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豬乳膏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豬乳膏主要用於治療「小兒諸驚胎癇」,即小兒因先天稟賦不足或外感邪氣導致的驚風、抽搐、癇證等症。古代醫家認為,此類病症多與風、痰、熱擾動心神,或胎中受驚、肝風內動有關,故以鎮驚安神、熄風定痙為治療方向。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全蠍(焙)
- 性味辛平,有毒,歸肝經。
- 功效:熄風止痙、通絡止痛。
- 方義:為君藥,善治肝風內動之驚癇抽搐,焙後減其毒性,存其鎮驚之性。
琥珀
- 性味甘平,歸心、肝、膀胱經。
- 功效:鎮驚安神、活血散瘀。
- 方義:輔助全蠍安定心神,尤宜小兒驚悸不安,兼能化瘀通絡,助氣血運行。
朱砂(少許)
- 性味甘微寒,有毒,歸心經。
- 功效:清心安神、鎮驚解毒。
- 方義:少量用之,引藥入心經,增強鎮靜之效,但須謹慎用量。
豬乳(據《簡明醫彀》補)
- 豬乳性味甘鹹平,古代認為能「潤燥解毒、定驚」。
- 方義:若原方確有豬乳,可能取其滋陰潤燥、緩和全蠍與朱砂之毒性,同時助藥力速達病所。
三、組方特點與治療機理
此方以「鎮驚安神」為核心,結合:
- 熄風止痙(全蠍)
- 寧心安神(琥珀、朱砂)
- 滋潤緩和(豬乳)
推測其作用機理為:
- 平肝熄風:全蠍直達肝經,平息內風,防止抽搐反覆發作。
- 鎮靜心神:琥珀、朱砂協同安定心神,改善驚惕哭鬧。
- 調和藥性:豬乳或麥門冬煎湯調服,既能潤養,又能制約全蠍、朱砂之燥烈,適合小兒稚陰之體。
四、煎服法考量
- 「麥門冬煎湯調下」:麥門冬甘寒養陰,可防朱砂、全蠍耗傷陰液,兼護心脈。
- 「每服1字」:古代小兒用藥量極輕,體現「中病即止」原則,避免金石藥傷正。
五、方名與內容疑義
雖方名「豬乳膏」,但現存記載未見豬乳,恐為傳抄脫漏。《簡明醫彀》補充「加豬乳妙」,推測古代可能以豬乳為溶媒製膏,或增強滋潤之效,後世因豬乳取得不易而簡化。
總結
此方為小兒驚癇之專劑,結合動物藥、礦物藥與植物藥(麥門冬),標本兼顧,體現古人「重鎮熄風」與「護養稚陰」並用的思路,然其應用須基於辨證屬風動痰擾者。
傳統服藥法
全蠍1個(焙),琥珀1分,朱砂少許。
上為末。
每服1字,麥門冬煎湯調下。
方中琥珀用量原缺,據《簡明醫彀》補。本方名「豬乳膏」 ,但方中無豬乳,疑脫。《簡明醫彀》本方用法:加豬乳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癲癇突然暈倒不省人事
相同名稱方劑
豬乳膏, 出處:《幼科發揮》。 組成:牛黃少許,朱砂少許。 主治:小兒胎驚、胎風。
豬乳膏, 出處:《醫統》卷八十八。 組成:全蠍1個(焙),琥珀1分,朱砂少許。 主治:小兒諸驚胎癇。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