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膏丸

MEI GAO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脾經 19%
大腸經 15%
肝經 13%
胃經 13%
腎經 7%
膀胱經 6%
心經 0%
肺經
脾經
大腸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膀胱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梅膏丸方劑中包含烏梅,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收斂止瀉:烏梅性酸澀,入肝、脾、肺經,具有收斂止瀉之效。其可固澀腸胃,收斂止瀉,適用於脾虛泄瀉、久痢不止等症狀。

2. 斂肺止咳:烏梅亦能斂肺止咳,對於肺虛久咳、痰多氣喘等症狀亦有緩解作用。其酸斂之性,可收斂肺氣,止咳化痰,改善呼吸道症狀。

梅膏丸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其主要功能多為潤腸通便、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方劑中包含巴豆,這是基於其獨特的藥理特性。巴豆是一種具有強烈瀉下作用的藥材,其主要成分為巴豆油,能夠促進腸道蠕動,提高排便頻率。這對於便祕患者尤為重要,特別是在寒性或因食滯引起的便祕情況下。

然而,巴豆的使用需謹慎,因其用量不當可能導致腹痛、腹瀉等不良反應。因此,在梅膏丸的配伍中,巴豆通常與其他食材進行搭配,如梅子及其他潤滑成分,以達到平衡的效果,從而減少巴豆的刺激性,提高整體方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總之,巴豆在梅膏丸中的應用,旨在增強其通便功能,配合其他成分達到潤腸的良好效果,充分體現中醫配方的智慧與平衡。

梅膏丸方中使用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收斂止瀉: 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固澀之效。梅膏丸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久瀉不止等症,白礬的收斂作用可以固澀腸胃,止瀉止痢。
  2. 燥濕止癢: 白礬亦具有燥濕止癢之效。梅膏丸除治療腸胃病症外,亦可治療濕疹、皮膚瘙癢等症,白礬可燥濕止癢,輔助治療。

總之,白礬在梅膏丸中發揮收斂止瀉、燥濕止癢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治療目的。

梅膏丸方劑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化痰: 半夏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梅膏丸常用於治療咳嗽痰多、胸悶氣喘等症狀,半夏可有效化解痰濕,改善呼吸道症狀。
  2. 和胃降逆: 半夏能降逆止嘔,緩解胃氣上逆所致的噁心嘔吐。梅膏丸中常加入其他具有止咳平喘作用的藥材,而半夏的加入可協同作用,緩解因咳嗽引起的胃氣上逆,提高藥效。

梅膏丸方劑中含有葶藶子,主要原因有二:

  1. 瀉肺降氣:葶藶子性寒,味辛,入肺經,具有瀉肺降氣、化痰止咳之效。梅膏丸常用於治療肺熱痰多、咳嗽喘息等症,葶藶子可幫助清泄肺熱,化解痰液,使咳嗽症狀得以緩解。
  2. 利水消腫:葶藶子亦有行水消腫之效,可用於治療水腫、痰飲等病症。梅膏丸中加入葶藶子,可輔助治療因肺熱痰阻所致的痰飲,促進體內水液代謝,消散腫脹。

梅膏丸中加入款冬花,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潤肺止咳: 款冬花性寒味甘,具有潤肺止咳化痰的功效,對於燥咳、乾咳、痰少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梅膏丸本身也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加入款冬花可以加強其潤肺止咳效果,使治療更加全面。
  2. 配合其他藥材: 款冬花與梅膏丸中的其他藥材,例如川貝母、茯苓等,具有協同作用,可以更好地發揮藥效。例如,款冬花與川貝母搭配,可以更有效地清熱化痰,止咳平喘。

梅膏丸方劑中加入皁莢,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積導滯:皁莢味苦性寒,入脾胃經,具有消積導滯、潤腸通便之效。其能化解積滯、潤滑腸道,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排除積存於腸道的宿食,改善食積不消、腹脹便祕等症狀。
  2. 緩解梅核氣:梅膏丸主治梅核氣,而皁莢具有通暢氣機、消散痰濁的作用。梅核氣常因情志不暢、肝氣鬱結而導致咽喉異物感,皁莢能疏肝理氣,化解痰濁,使氣機通暢,緩解梅核氣症狀。

梅膏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主要成分通常包括梅子、蜂蜜等,旨在潤腸通便、清熱解毒。然而,馬兜鈴的存在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馬兜鈴含有馬兜鈴酸,這是一種具有腎毒性和致癌性的成分,已證實其對人體健康存在潛在威脅。雖然在某些傳統配方中,馬兜鈴被視為具有清熱解毒和降低炎症的功效,但由於其副作用極大,許多國家已限制或禁止其使用。由於梅膏丸通常被用於治療消化系統問題,為了安全考量,現代醫學實踐中已不建議將馬兜鈴納入方劑之中。因此,藥方的組成需要經過嚴格的評估,以平衡其療效與潛在的風險,以確保患者的安全與健康。對於使用這類含有爭議成分的傳統藥物,消費者應保持高度警惕。

梅膏丸中加入人參,主要是基於其補氣益氣,固本培元的功效。

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氣、生津止渴、安神益智、固本培元等功效。

梅膏丸本身以梅肉為主,具有斂肺止咳、生津止渴、降火消暑等功效。加入人參,可以加強其補氣益氣的作用,提升整體療效,適用於氣虛體弱、面色蒼白、乏力疲倦、心悸氣短、食慾不振等症狀。

總之,人參的加入,可以協調梅膏丸的藥性,使之更加全面,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梅膏丸

梅膏丸是中藥方劑之一,主要成分包括烏梅、巴豆、白礬、半夏、葶藶子、款冬花、皁莢、馬兜鈴、人參等。

烏梅

烏梅具有固澀收斂、驅蟲殺蟲、生津止渴、止咳平喘、止血、止瀉、止嘔等功效。烏梅味酸、澀,性溫,歸肝、脾、肺經,具有斂肺止咳、澀腸止瀉、生津止渴、安神養心等功效。

巴豆

巴豆具有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等功效。巴豆性熱,味辛、苦,歸大腸、肺經,具有瀉下攻積、逐水消腫、清肺化痰、殺蟲止癢等功效。

白礬

白礬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等功效。白礬味酸、澀,性寒,歸肺、脾、大腸經,具有止血、清熱解毒、燥濕、止瀉、收斂固澀等功效。

半夏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半夏性溫,味辛、苦,歸肺、脾、胃經,具有燥濕化痰、降氣止嘔、溫化寒痰、散結消腫等功效。

葶藶子

葶藶子具有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等功效。葶藶子性寒,味辛、苦,歸肺、腎經,具有瀉肺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等功效。

款冬花

款冬花具有止咳化痰、除煩、止咳平喘、抗炎抗氧化等功效。款冬花味甘、辛,性微寒,歸肺、腎經,具有止咳化痰、清肺利咽、除煩止咳、平喘止咳、抗炎抗氧化等功效。

皁莢

皁莢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殺蟲驅蟲之功。皁莢性溫,味苦,歸肺、大腸經,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殺蟲驅蟲之功。

馬兜鈴

馬兜鈴具有清肺熱、利咽喉、消腫止痛的功效。馬兜鈴性微寒,味苦,歸肺、肝經,具有清肺熱、利咽喉、消腫止痛的功效。

人參

人參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等功效。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梅膏丸」,組成包括烏梅、巴豆、白礬、半夏、葶藶子、款冬花、皁莢、馬兜鈴、人參等,具有補氣、止咳化痰、清肺熱利咽、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殺蟲驅蟲、峻下逐水、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烏梅4兩,巴豆14粒(去殼,用水3碗同烏梅一處煮水盡,留巴豆7粒,同烏梅肉研為膏),白礬1兩(生用),半夏2兩(湯洗7次,焙乾),葶藶子(炒)1分,款冬花1分,皂角(炙令黃,去黑皮)1分,馬兜鈴1分,人參(去蘆頭)1分。
化痰止咳嗽,定喘消停飲。
上為細末,入膏子內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5-7丸,食後用生薑湯送下;如喘促痰咳,煎桑白皮、蘿蔔湯送下。

相關疾病


氣喘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咳嗽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梅膏丸,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八。 組成: 梅膏丸(《楊氏家藏方》卷八。)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八。組成:烏梅4兩,巴豆14粒(去殼,用水3碗同烏梅一處煮水盡,留巴豆7粒,同烏梅肉研爲膏),白礬1兩(生用),半夏2兩(湯洗7次,焙乾),葶藶子(炒)1分,款冬花1分,皂角(炙令黃,去黑皮)1分,馬兜鈴1分,人參(去蘆頭)1分。主治:化痰止咳嗽,定喘消停飲。 。 主治:化痰止咳嗽,定喘消停飲。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