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8%
脾經 15%
肺經 14%
腎經 12%
大腸經 12%
胃經 12%
心經 2%
肝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大腸經
胃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血餘

組成:血餘炭、豬毛、桐油、麻油、冰片、麝香。

整體功效: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主治惡瘡久不收口,及臁瘡多年不收,瘰癧久潰,瘡口多水無膿者。

:血餘膏是一種中醫外用藥膏,主要用於治療惡瘡、臁瘡、瘰癧等疾病。其主要成分為血餘炭、豬毛、桐油、麻油、冰片、麝香等,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文獻參考

  1. 張志遠. 血餘膏. 《中醫方劑學》.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2. 王唯民. 血餘膏. 《中藥大辭典》.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方劑組成解釋

血餘炭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是本方的主要成分。豬毛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可以幫助止血、促進傷口癒合。桐油具有消炎、止痛的功效,可以緩解炎症、減輕疼痛。麻油具有潤滑、滋養的功效,可以幫助軟化皮膚、促進傷口癒合。冰片具有清涼、止痛的功效,可以緩解炎症、減輕疼痛。麝香具有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幫助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血餘膏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使用時要注意避免接觸眼睛和黏膜。如果出現過敏反應,應立即停止使用。

相關疾病

臁瘡

相同名稱方劑

血餘膏, 出處:《瘍科綱要》卷下。 組成:壯人頭發淨4兩,豬毛淨4兩,羊毛淨4兩,雞毛淨4兩,鵝毛淨4兩(各洗淨,曬乾,雞毛、鵝毛須去中心硬梗),豬闆油(去膜,淨)2兩,桐油2兩,麻油20兩,白川占2兩,龍腦香1錢,麝香1錢。 主治:惡瘡久不收口,及臁瘡多年不收,瘰癧久潰,瘡口多水無膿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棒瘡膏

相似度 60%

野通散

相似度 57%

冰麝無價散

相似度 57%

生犀丸

相似度 57%

貝葉膏

相似度 57%

八寶藥墨

相似度 57%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