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眼大黃餅子

貼眼大黃餅子

TIE YAN DA HUANG BING ZI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25

熱/寒比例

極寒 (0.0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7%
胃經 17%
肝經 9%
大腸經 9%
心包經 9%
小腸經 9%
心經 9%
三焦經 9%
肺經 7%
脾經
胃經
肝經
大腸經
心包經
小腸經
心經
三焦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貼眼大黃餅子是中藥方劑中常用的外用藥物,其中大黃的使用具有重要意義。大黃是一味著名的中藥,其主要成分包括大黃素和大黃酸,具有強烈的瀉下作用和抗炎特性。在貼眼大黃餅子的組成中,大黃主要用於清熱解毒和活血化瘀。

首先,大黃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流,對於眼部的炎症和腫脹有緩解作用。此外,大黃的清熱解毒功能使其能有效對抗因熱邪所引起的各種眼部疾病,如結膜炎等。

其次,大黃具有抗菌和抗炎的效果,有助於降低眼部感染的風險,促進癒合。將大黃與其他成分搭配使用,可以增強方劑的整體療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因此,大黃在貼眼大黃餅子中的運用,不僅增強了方劑的藥效,也體現了中醫對於藥物特性和組合的深刻理解。

「貼眼大黃餅子」方劑中加入雞蛋,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一、緩和藥性: 大黃性寒涼,直接貼敷於眼部容易引起刺激和過敏。雞蛋具有溫和性,可以中和部分大黃的寒性,減輕對眼部的刺激。

二、增強黏性: 雞蛋的蛋白質可以與其他藥材混合,形成黏稠的膏狀,方便貼敷在眼部,並能更好地包裹藥物,使其充分接觸患處,發揮藥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貼眼大黃餅子主治「眼熱毒赤腫所攻眉骨,及頭痛壯熱不止」,其病機核心為「熱毒熾盛」,表現為眼部紅腫熱痛,並上攻眉骨,甚至引發頭痛、高熱不退。此方外敷,旨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直接作用於局部病灶,通過瀉火解毒以緩解熱毒蘊結所致的症狀。

組成與邏輯推理

1. 君藥:大黃(一兩三分)

  • 大黃性寒苦降,為瀉火解毒要藥,《神農本草經》載其「下瘀血,血閉寒熱,破癥瘕積聚,留飲宿食,蕩滌腸胃,推陳致新」。
  • 外用能清熱散瘀、消腫止痛,針對「熱毒赤腫」直接瀉火解毒,緩解局部充血腫脹。

2. 佐藥:大麥麵(半合)

  • 大麥麵甘涼,《食療本草》言其「平胃止渴,消食療脹」,外用可調和藥性、潤澤肌膚,並作為賦形劑使藥餅易於貼敷,且其涼性輔助清熱。

3. 使藥:雞子白(五枚去黃)

  • 雞子白甘寒,《本草綱目》稱其「清熱解毒,治目赤疼痛」,能潤燥止痛、緩解局部炎症,並作為黏合劑使藥粉結合成餅,同時其寒性協同增強清熱效果。

治療原理

此方以清熱瀉火、解毒散結為主,外敷機理如下:

  • 大黃瀉火解毒、活血消腫,直接抑制熱毒壅滯所致的紅腫熱痛。
  • 大麥麵緩和藥性,防止大黃過度刺激,並助藥力滲透。
  • 雞子白清熱潤燥,保護皮膚並增強消腫之效。
    三藥相合,通過局部滲透發揮清熱、解毒、散瘀之力,使熱毒外泄,腫痛自消。

可能功效延伸

除傳統主治外,此方邏輯上可推廣應用於:

  • 皮膚熱毒瘡癤:因大黃解毒、雞子白潤膚,可外用於無潰瘍的熱性瘡腫。
  • 外傷瘀腫初期(屬熱證者):大黃活血散瘀,配雞子白減輕局部炎症反應。

總結論

此方設計簡潔,針對「熱毒上攻」之眼疾與頭痛,通過外敷直達病所,體現中醫「就近祛邪」與「清熱解毒」的治療思路,藥性寒涼配伍得當,符合熱證外治的法則。

傳統服藥法


大黃1兩3分,大麥面半合,雞子5枚(去黃)。
前二味為末,以雞子白和作餅子。
敷腫上,乾即易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頭痛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

相同名稱方劑


貼眼大黃餅子,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三。 組成:大黃1兩3分,大麥面半合,雞子5枚(去黃)。 主治:眼熱毒赤腫所攻眉骨,及頭痛壯熱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