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豬通灰塗方
ZHU TONG HUI TU F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八二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中性 (1.00)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3%
肺經 33%
胃經 33%
脾經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豬通灰塗方中加入雞蛋,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增強藥效: 雞蛋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成分,與豬通灰等藥物混合使用,可以提高藥物的滲透性,促進藥物吸收,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 緩和藥性: 雞蛋性平味甘,可以緩和豬通灰的燥熱之性,防止藥物過於燥烈,避免對皮膚造成刺激,減輕副作用。同時,雞蛋也有滋潤皮膚的作用,有助於傷口癒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豬通灰塗方的傳統功效與主治
此方出自古代醫籍,主治「小兒白丹」。白丹為中醫病名,屬「丹毒」之一類,其特徵為皮膚突發片狀紅腫,色白或淡,伴熱痛,多因風熱毒邪侵襲肌表,或血熱內蘊所致。小兒體質嬌嫩,腠理疏鬆,易受外邪侵襲,此方外塗可清熱解毒、斂瘡生肌。
方劑組成與邏輯分析
豬屎灰(豬通灰)
- 性味功效:豬屎煅燒成灰後,性涼,味苦鹹,傳統用於清熱解毒、收斂瘡瘍。煅燒過程能去除穢濁之氣,存其清涼之性,適用於皮膚熱毒瘡瘍。
- 原理推測:灰類藥物多具吸附收斂作用,可減輕局部滲出;其涼性則能清解熱毒,抑制炎症。
雞子白(雞蛋清)
- 性味功效:甘涼潤澤,傳統用於清熱解毒、潤膚生肌。《本草綱目》載其能「解熱毒,治瘡瘍」。
- 原理推測:雞子白富含蛋白質,可形成保護膜,隔絕外邪;其涼潤之性有助緩解局部灼熱,促進修復。
配伍邏輯與治療原理
- 協同作用:豬屎灰清熱解毒為主,雞子白潤膚為輔,一收斂一潤澤,調和而成糊狀,既能解毒消腫,又可避免灰類藥物過於乾燥刺激。
- 外治思路:直接塗敷患處,使藥效直達病所,符合中醫「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的原則。針對「白丹」之風熱毒邪,以局部清解為主,避免內服藥物對小兒脾胃的負擔。
此方簡潔,契合古代外治法的實用性,體現「以穢治毒」的傳統思維(如穢物煅灰存性),並結合雞子白的修復特性,推測對早期輕症丹毒或皮膚炎症有一定緩解效果。
傳統服藥法
豬屎灰、雞子白。
上2味,調和如糊。塗之。以愈為度。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豬通灰塗方,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八二。 組成:豬屎灰、雞子白。 主治:小兒白丹。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