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潤腸化瘀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化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的功效。對於腸道瘀血阻滯,導致腸道功能失調,排便不暢等症狀,當歸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腸道蠕動,緩解疼痛。
- 補血潤腸: 當歸有補血養血的作用,可改善腸道缺血,滋潤腸道,緩解腸燥便祕,促進排便順暢。對於一些因氣血不足導致的腸道功能失調,當歸可以起到補益作用。
因此,潤腸化瘀湯中加入當歸,可以有效改善腸道瘀血、補血潤腸,達到潤腸通便、緩解疼痛的效果。
潤腸化瘀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之效。對於因熱毒瘀阻所致的腸道瘀血、疼痛、便祕等症狀,生地黃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緩解腸道炎症,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腸道功能。
- 滋陰潤燥,養血生津:生地黃亦能滋陰潤燥,養血生津,對於腸道因燥熱而引起的便祕、口乾舌燥等症狀,生地黃能滋陰潤燥,補充體內津液,改善腸道濕潤度,促進排便通暢。
潤腸化瘀湯中包含乾漆,乃因其具備以下功效:
- 活血化瘀: 乾漆性溫燥,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效。對於瘀血阻滯所致的腸道疼痛、便祕、腹脹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 潤腸通便: 乾漆兼具潤腸通便之功。其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泄積滯,對於因氣滯血瘀導致的便祕,起到潤腸通便的效果。
故潤腸化瘀湯中加入乾漆,旨在通過活血化瘀、潤腸通便,以達到治療腸道氣滯血瘀、便祕等病症之目的。
潤腸化瘀湯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瀉熱通便,消瘀止痛:大黃性寒,味苦,入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涼血消瘀的功效。對於瘀血阻滯腸道,導致腹痛、便祕等症狀,大黃能有效通泄腸道,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 促進藥物吸收:大黃本身具有通便的作用,能夠促進腸道蠕動,有利於其他藥物的吸收,提高藥效。在潤腸化瘀湯中,大黃的加入不僅僅是為了通便,更重要的是促進其他藥物的吸收,發揮更佳的治療效果。
潤腸化瘀湯中加入陳皮,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 理氣行氣,消積化滯: 陳皮性溫,味辛,入脾、肺經,具有行氣化痰、消食導滯之效。對於腸道瘀滯、氣機阻滯所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陳皮能幫助理氣行氣,促進腸胃蠕動,消解積滯,改善腸道功能。
二、 健脾和胃,促進消化: 陳皮能健脾和胃,增進食慾,幫助消化吸收。對於腸道功能不佳,消化不良的患者,陳皮能促進消化液分泌,改善腸道消化功能,進一步促進瘀血的代謝和排泄。
潤腸化瘀湯中加入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行氣消積,通利腸道:枳殼味苦、性寒,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消積、通利腸道的功效。對於腸道瘀滯、積聚所致的便祕、腹痛等症狀,枳殼可有效改善腸道蠕動,促進排便。
- 化瘀止痛,活血通絡:枳殼同時具有化瘀止痛、活血通絡的功效。對於瘀血阻滯導致的疼痛,枳殼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因此,潤腸化瘀湯中加入枳殼,可以更好地達到潤腸通便、化瘀止痛的療效。
潤腸化瘀湯中加入紅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 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對於腸道瘀血阻滯,導致便祕、腹痛等症狀,紅花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
- 潤腸通便: 紅花亦有潤腸通便之效,能促進腸蠕動,減少糞便乾燥,有助於緩解便祕。
總之,紅花在潤腸化瘀湯中,既能活血化瘀,又能潤腸通便,共同作用,達到治療腸道疾病的目的。
潤腸化瘀湯中加入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潤腸通便: 桃仁性味甘苦,入心、肺、大腸經,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之效。對於瘀血阻滯腸道,導致便祕者,桃仁能促進腸道蠕動,使大便通暢。
2. 化瘀止痛: 桃仁能活血化瘀,對於瘀血阻滯脈絡,導致疼痛者,桃仁能疏通血脈,消散瘀血,減輕疼痛。
因此,潤腸化瘀湯中加入桃仁,既能潤腸通便,又能化瘀止痛,對於治療因瘀血阻滯腸道引起的便祕、腹痛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
主治功效
潤腸化瘀湯
潤腸化瘀湯為中醫常用方劑,具有潤腸化瘀、清熱涼血、補血活血之功效。常用於治療經血淤積在橫膈膜以下,大便乾燥等症。
潤腸化瘀湯的組成包括:
- 當歸: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歸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 乾漆:性溫,味辛,歸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止痛、消腫等功效。
- 大黃:性寒,味苦,歸肝、大腸經。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 枳殼:性微寒,味苦、辛,歸肺、大腸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 紅花:性溫,味辛,歸心、肝經。具有調經和通經、活血化瘀、通經絡以及清熱涼血等功效。
- 桃仁: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等功效。
總結
潤腸化瘀湯具有潤腸化瘀、清熱涼血、補血活血之功效。常用於治療經血淤積在橫膈膜以下,大便乾燥等症。
傳統服藥法
當歸3錢,生地1錢半,乾漆(炒煙盡)2錢,大黃(酒煨)1錢半,陳皮1錢,枳殼(炒)1錢,威參4錢,紅花(酒炒)7分,桃仁(去皮尖)1錢。
水煎,入酒、韭汁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潤腸化瘀湯, 出處:《會約》卷八。 組成:當歸3錢,生地1錢半,乾漆(炒煙盡)2錢,大黃(酒煨)1錢半,陳皮1錢,枳殼(炒)1錢,威參4錢,紅花(酒炒)7分,桃仁(去皮尖)1錢。 主治:死血在膈,大便燥。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