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威靈仙丸中加入黃耆,主要是為了補氣固表,增強藥效。
威靈仙性寒,擅長祛風濕,但其苦寒之性容易傷脾胃,導致氣虛。而黃耆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的功效。它能補脾胃之氣,提升機體正氣,抵禦外邪侵襲,同時也減輕威靈仙的寒性對人體的傷害,使藥力更溫和、更易於被人體吸收,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威靈仙丸以「威靈仙」為主要藥材,原因如下:
- 藥性相符: 威靈仙性溫,味辛、苦,具有祛風濕、通經絡、止痛等功效。其擅長治療風寒濕痹,筋骨疼痛等症狀,與威靈仙丸主治的風寒濕痺、筋骨疼痛、關節不利等疾病相契合。
- 藥效加強: 威靈仙丸中其他藥材,如桂枝、川芎等,也具有溫經通絡、活血止痛的功效。威靈仙與之搭配,可增強藥效,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共同達到祛風濕、止痛、通經絡的治療目的。
威靈仙丸中加入枳實,主要原因有二:
一、行氣消積:枳實味苦、性寒,具有行氣消積、化痰止咳之功效。威靈仙丸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痺、筋骨疼痛,而枳實可以幫助疏通經絡,消除瘀滯,促進藥效發揮。
二、緩解藥性:威靈仙丸中含有威靈仙、秦艽等藥物,性寒涼,易傷脾胃。枳實可以中和藥性,避免寒涼藥物對脾胃造成過大負擔,增強藥物安全性。
總之,枳實的加入不僅有助於行氣消積,改善病症,同時也有助於緩解藥性,提高藥物安全性。
主治功效
威靈仙丸
中藥組成:
-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黃耆為中藥補氣之聖藥,具有補氣生血、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之效。黃耆還具有排膿、止血、解毒、化腐生肌、生津止渴、補中益氣、健脾胃、補血、固表止汗、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是中醫臨牀常用的補益藥品。
- 威靈仙:味甘、辛,性溫,歸腎、膀胱經,具有祛風除濕、清熱利尿、通經絡、清熱解毒、活絡止痛等功效。用於風濕痹痛、筋骨疼痛、關節炎、腮腺炎、扁桃體炎、骨哽咽喉、肢體疼痛等症狀。但威靈仙毒性較大,使用時應謹慎,切勿過量或長期服用。
- 枳實:性溫味酸苦,歸脾胃大腸經。具有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之效。能行氣化痰消痞,破氣除滿止痛,清熱化痰、平喘止咳。富含橙皮苷、鉀、鈣、維生素C等,有收斂、止瀉、解毒、利尿之功。此外,枳實還具有消食化積、補氣功效,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抵抗力與免疫力。
主治功效:
年紀較大的人,津液枯竭,無法滋潤身體,腸道乾燥,氣血衰弱,運化功能困難,脈搏乾燥而洪大。
藥理作用:
-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 威靈仙:祛風除濕、清熱利尿、通經絡、清熱解毒、活絡止痛。
- 枳實: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
臨牀應用:
- 風濕痹痛、筋骨疼痛、關節炎、腮腺炎、扁桃體炎、骨哽咽喉、肢體疼痛等症狀。
- 津液枯竭、腸道乾燥、氣血衰弱、脈搏乾燥而洪大等症狀。
禁忌:
- 孕婦、兒童、年老體弱者及脾胃虛寒者慎用。
- 服用威靈仙丸,應避免同時服用滋補類藥品。
總結:
威靈仙丸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祛風除濕、清熱利尿、通經絡、清熱解毒、活絡止痛、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等功效。臨牀上,威靈仙丸常被用於治療風濕痹痛、筋骨疼痛、關節炎、腮腺炎、扁桃體炎、骨哽咽喉、肢體疼痛等症狀。同時,威靈仙丸也可被用於治療津液枯竭、腸道乾燥、氣血衰弱、脈搏乾燥而洪大等症狀。威靈仙丸的使用應謹慎,尤其適用於有脾胃虛寒症狀的人羣。如需服用,請務必諮詢醫生。
傳統服藥法
威靈仙(洗,焙)。
去眾風,通十二經脈,宣通五臟。
上為末,以好酒和令微濕,入在竹筒內,牢塞口,九蒸九曬,如乾,添酒重灑之,以白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30丸,湯酒送下。(亞鳥)臭穢甚,氣息不堪,勤服威靈仙,更用熱湯盡日頻洗,朝以苦唾調藥塗身上內外,每日1次,塗之當得平愈。孩子無辜,令母含藥灌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年老體弱、津液不足、腸道乾燥、氣血衰弱、腸道運化不暢者。脾胃虛弱、大便溏薄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威靈仙丸, 出處:《普濟方》卷二四一引《海上名方》。 組成:威靈仙1斤,木瓜半斤,牽牛半斤,白膠香半斤。 主治:寒濕腳氣。
威靈仙丸, 出處:《聖惠》卷二十三。 組成:威靈仙2兩,川大黃2兩(銼碎,微炒),獨活1兩,川芎1兩,檳榔1兩,牽牛子3兩。 主治:大腸風熱,結澀不通。
威靈仙丸, 出處:《普濟方》卷一五四引《經驗良方》。 組成:威靈仙(去土)半兩,金櫻子(去核,銼碎,炒焦)1兩,舶上茴香半兩,川烏(炮,去皮臍)1兩。 主治:氣滯腰痛。
威靈仙丸, 出處:《雞峰》卷十三。 組成:黃耆1兩(蜜炙,切),威靈仙(去土洗)半兩,枳實1兩。 主治:年高之人,津液枯燥,無以潤養,腸間乾澀,氣血俱衰,艱於運化,其脈燥大。
威靈仙丸, 出處:《聖濟總錄》(人衛本)卷十。 組成:威靈仙(去苗土)1兩,五靈脂1兩,烏頭(炮裂,去皮臍)半兩,木鱉子(去殼)半兩,乳香(研)半兩,赤芍藥1分。 主治:風氣走註,疼痛無常處。
威靈仙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十二引《博濟》。 組成:威靈仙(去土)、藿香葉、自然銅(煅赤,醋淬)、附子(炮裂,去皮臍)、狗脊(去毛)、萆薢、漏蘆(去蘆)、肉蓯蓉(酒浸,去皺皮,焙)、骨碎補(去毛)、牛膝(去蘆,酒浸1宿,焙)、木鱉子(去殼)、防風(去蘆)、地龍(去土,炒)各等分。 主治:肝腎氣虛,風邪攻註,筋骨拘急,機關不利,上攻口齒咽喉臭爛生瘡,浮腫,頭面虛腫;下疰腳膝少力,筋骨熱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