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杖瘡珍珠散中加入珍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珍珠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有效抑制杖瘡感染,減輕炎症反應。珍珠粉末細膩,易於塗抹於患處,可迅速發揮藥效。
- 生肌斂瘡: 珍珠能促進創傷癒合,加速組織再生,有助於杖瘡潰瘍的修復。珍珠的滋潤功效亦可舒緩患處的疼痛和瘙癢。
因此,杖瘡珍珠散中加入珍珠,可有效清熱解毒、生肌斂瘡,促進杖瘡的康復。
杖瘡珍珠散中包含乳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活血化瘀: 乳香味辛、性溫,入血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杖瘡多因外傷、摩擦或長期壓迫所致,易造成局部組織損傷,瘀血積聚,乳香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加速傷口癒合。
- 消腫生肌: 乳香亦具有一定的消腫生肌作用。其可促進組織再生,加速傷口癒合,對於杖瘡造成的組織損傷具有修復作用,有助於傷口更快癒合。
因此,乳香的活血化瘀、消腫生肌功效,使其成為杖瘡珍珠散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於治療杖瘡,促進傷口癒合。
杖瘡珍珠散中加入海螵蛸,主要基於其收斂止血、生肌斂瘡的功效。海螵蛸為烏賊的內殼,性寒、味鹹,歸肝、腎經。其具有收斂止血作用,可止杖瘡流血不止;同時,海螵蛸還具生肌斂瘡作用,能促進傷口癒合,加速杖瘡的修復。此外,海螵蛸還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有助於消炎止痛,減輕杖瘡的疼痛感。因此,海螵蛸的加入對於治療杖瘡具有多方面的益處,與方劑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更好的療效。
杖瘡珍珠散中包含琥珀,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琥珀性味甘、辛、溫,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杖瘡多因氣血瘀滯、溼熱蘊結所致,而琥珀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散瘀血,從而緩解疼痛,促進創面癒合。
- 清熱解毒,生肌斂瘡: 琥珀還有清熱解毒、生肌斂瘡的功效。杖瘡常伴有感染,琥珀能抑制細菌生長,清除熱毒,並促進創面癒合,加速病竈修復。
綜上所述,琥珀在杖瘡珍珠散中發揮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清熱解毒、生肌斂瘡的功效,是該方劑的重要組成部分。
杖瘡珍珠散為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因外力擊打或挫傷所導致的皮膚損傷,如瘀血、腫脹與疼痛等症狀。在該方劑的組成中,包含了象皮這一成分。根據中醫理論,象皮性平味甘,入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它能夠促進受傷部位血液循環,加速瘀血吸收,並有助於組織修復,從而緩解疼痛與腫脹。
由於杖瘡珍珠散旨在快速改善外傷後的不適感,象皮在此方中的應用便顯得尤為重要。它不僅能夠幫助傷口愈合,還能減少疤痕形成,對皮膚有良好的滋養和保護作用。因此,杖瘡珍珠散中加入象皮,旨在綜合調理傷口周圍的微環境,促進皮膚功能的恢復,達到良好的療效。然而,現代保護野生動物意識提升,使用象皮等珍稀物種材料應遵循相關法律法規,或尋求替代品以符合永續發展原則。
杖瘡珍珠散中包含沒藥,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功效:
- 活血化瘀: 沒藥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杖瘡的癒合。
- 生肌斂瘡: 沒藥能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傷口癒合,並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可防止杖瘡感染,加快其恢復速度。
因此,沒藥的加入,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生肌斂瘡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杖瘡的治療和恢復。
杖瘡珍珠散中加入龍骨,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收斂生肌: 龍骨性寒、味甘鹹,入心、腎經,具有收斂生肌、止血止痛的功效。杖瘡多因外傷或久病導致,易於流血、潰爛,而龍骨能有效收斂傷口,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癒合。
- 固澀止汗: 龍骨亦能固澀止汗,對於因氣虛汗多而導致杖瘡難愈者,龍骨能收斂汗液,減少傷口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杖瘡珍珠散中包含孩兒茶,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解毒、生肌斂瘡: 孩兒茶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能有效抑制杖瘡傷口感染,並促進傷口癒合。
- 消腫止痛、促進血液循環: 孩兒茶亦具消腫止痛、活血化瘀之效,能緩解杖瘡引起的疼痛和腫脹,並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傷口修復。
孩兒茶在杖瘡珍珠散中,起到清熱解毒、生肌斂瘡、消腫止痛的多重作用,有助於快速改善杖瘡症狀,促進傷口癒合。
杖瘡珍珠散中包含輕粉,主要基於其燥濕殺蟲的功效。輕粉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作用,可有效抑制杖瘡處的濕熱,並殺滅細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此外,輕粉還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可幫助傷口癒合,減少膿液分泌。因此,輕粉在杖瘡珍珠散中,起到消炎殺菌、止癢收斂的作用,有助於促進杖瘡的治療和康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杖瘡珍珠散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專治杖瘡(古代刑杖造成的傷口),兼治一切刀傷斧砍等外傷,以及腫毒久不收口之症。其主要功效為止血、生肌、斂口,能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感染,適用於創面較深、久難癒合的外傷。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珍珠(入豆腐煮後研末)
- 功效:清熱解毒,生肌收口。豆腐煮製可減其寒性,增其潤澤之效。
- 作用:促進組織再生,修復創面,尤適用於潰瘍久不收口。
2. 乳香、沒藥(均去油)
- 功效:活血止痛,消腫生肌。
- 作用:二藥相輔,既能減輕傷口疼痛,又可促進局部氣血運行,加速傷口癒合。
3. 海螵蛸(水飛)、龍骨(煅紅)
- 功效:收澀止血,斂瘡生肌。
- 作用:海螵蛸富含鈣質,能吸附創面滲液;龍骨煅後收澀力更強,二者合用可穩定創面,減少分泌。
4. 琥珀
- 功效:散瘀止血,鎮靜安神。
- 作用:輔助化瘀,兼能緩解外傷後的疼痛不適。
5. 象皮(炒黃)
- 功效:生肌收口,增強皮肉再生能力。
- 作用:傳統用於深度創傷,促進組織修復。
6. 兒茶
- 功效:收濕斂瘡,止血生肌。
- 作用:適用於滲液較多的創面,減少感染風險。
7. 輕粉(微量使用)
- 功效:殺蟲攻毒,防腐生肌。
- 作用:抑制傷口細菌生長,防止潰爛。
8. 爪兒竭(血竭)
- 功效:活血散瘀,止血生肌。
- 作用:為外傷要藥,既能止血,又能促進瘀血消散,避免淤滯妨礙癒合。
綜合作用機理
此方以生肌收口為主軸,結合:
- 止血(血竭、海螵蛸、龍骨)
- 活血(乳香、沒藥、琥珀)
- 防腐(輕粉、兒茶)
- 促進組織再生(珍珠、象皮)
針對杖瘡或刀斧傷常見的皮開肉綻、瘀血腫痛、易感染難癒等特點,形成標本兼治的配伍邏輯:既能即時止血定痛,又能長期促進傷口癒合,防止瘡毒內陷。
外用設計
全方研為細末,直接敷於患處,通過局部藥效發揮作用,避免內服可能的不適,符合古代外傷「外治為先」的治療原則。瓷瓶密封則為保存藥性,防止揮發或受潮失效。
傳統服藥法
珍珠(入豆腐內煮至豆腐起蜂窩時取出,研之)1錢,乳香(去油)1錢,海螵蛸(水飛)1錢,琥珀1錢,象皮(炒黃)1錢,沒藥(去油)1錢,龍骨(火煅紅)1錢,兒茶1錢,輕粉1錢,爪兒竭2錢。
止血生肌斂口。
上為細末,瓷瓶密貯,毋泄其味。
敷患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杖瘡珍珠散, 出處:《瘍醫大全》卷三十七。 組成:珍珠(入豆腐內煮至豆腐起蜂窩時取出,研之)1錢,乳香(去油)1錢,海螵蛸(水飛)1錢,琥珀1錢,象皮(炒黃)1錢,沒藥(去油)1錢,龍骨(火煅紅)1錢,兒茶1錢,輕粉1錢,爪兒竭2錢。 主治:止血生肌斂口。主治:杖瘡,兼治一切刀傷斧砍,腫毒久不收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