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生丹
ER SHENG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一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寒 (0.84)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二生丹方中加入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滋陰補血:熟地黃性溫,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功效。二生丹用於治療血虛證,而熟地黃正是補血要藥,能有效改善患者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氣短等症狀。
二、填精益髓:熟地黃入腎經,可滋養腎陰,填精益髓。二生丹中常配合其他補腎藥物,如山藥、枸杞等,共同發揮補益腎精的作用,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耳鳴目眩、陽痿遺精等症狀。
二生丹方中包含大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大黃性寒,味苦,入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二生丹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壅盛、血瘀阻滯所致的各種病症,例如疔瘡、癰疽、瘰癧等。大黃在此方中起到清熱瀉火、解毒散瘀的作用,使熱毒得以清除,瘀血得以消散。
2. 促進排毒:大黃具有一定的瀉下作用,可促進腸道蠕動,加速毒素的排出,減少毒素在體內的積聚,進一步輔助清熱解毒,加速病症的康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二生丹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二生丹主治「婦人經水不通,內熱,乾血痨症」。
- 經水不通:指女性月經閉止,可能因血瘀、血虛或熱結所致。
- 內熱:體內熱邪壅滯,可能表現為口乾、煩躁、潮熱等症狀。
- 乾血痨症:屬虛勞證候之一,因陰血虧損、瘀血內停所致,常見形體消瘦、肌膚甲錯、經閉不行等。
此方以通經瀉熱為主,適合於血瘀兼熱結之閉經,但病久體弱腹瀉者不宜。
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
藥物組成
大懷熟地(3錢)
- 性味甘微溫,歸肝腎經,主補血滋陰,益精填髓。
- 在此方中用以滋養陰血,緩和大黃的峻瀉之性,防其傷正,使瀉中有補。
錦紋大黃(3錢)
- 性味苦寒,歸脾胃、大腸經,具瀉下攻積、清熱瀉火、逐瘀通經之效。
- 此處主要用其活血祛瘀、瀉熱通閉的作用,以破除乾血瘀滯。
配伍邏輯
- 攻補兼施:大黃峻瀉通瘀,熟地滋陰養血,一瀉一補,既祛瘀通經,又防大黃傷陰耗血。
- 焙炙焦黃:將二藥焙焦,可能減緩大黃的瀉下之性,使其作用偏於化瘀而非單純瀉下,同時焦香入脾,或有助於藥性溫和發揮。
- 酒泛丸、酒送服:酒性溫通,能增強活血通經之效,助藥力直達病所。
可能功效機制
- 破瘀通經:大黃活血逐瘀,配合熟地養血,使瘀去而新血生,經水得通。
- 清熱滋陰:大黃清瀉內熱,熟地滋養陰血,適用於陰虛內熱兼瘀之證。
- 標本兼顧:短期內以通為主,後續以米粥、韭菜調養,再服四物湯或六味丸,體現「先通後補」的治療思路。
適用證型
- 瘀熱互結型閉經:見經閉、腹脹痛、舌暗紅或有瘀斑、脈澀等。
- 乾血痨初期:陰血未大虛,而瘀熱明顯者。
此方體現了「通因通用」的治法,以活血通經為主,兼顧養血,適合實證或虛實夾雜之閉經。
傳統服藥法
大懷熟地3錢,錦紋大黃3錢。上2味,放新瓦上焙炙焦黃,為末,陳煮酒泛丸。
每用6錢,虛弱者減半,於五更雞鳴時,用熱陳煮酒徐徐送下,少刻覺腹微疼,即解去惡積,經水立通。通後只用米粥熬熟韭菜,連服4-5日,再服加減四物湯,或六味丸1料。
病久腹瀉者,勿用此方。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二生丹, 出處:《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一。 組成:大懷熟地3錢,錦紋大黃3錢。 主治:婦人經水不通,內熱,乾血癆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