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藥煎油膏

百藥煎油膏

BAI YAO JIAN YOU GAO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20

熱/寒比例

極寒 (0.0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胃經 14%
心經 14%
脾經 11%
膀胱經 11%
肝經 11%
大腸經 11%
肺經
胃經
心經
脾經
膀胱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百藥煎油膏」方劑中包含「百藥煎」,主要原因有二:

  1. 「百藥煎」為基礎藥材,奠定膏方功效: 「百藥煎」本身已具備多種藥效,可治療多種病症。以其為基底,可使油膏藥力更強,藥效更全面。
  2. 「百藥煎」與油膏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百藥煎」中的藥材經煎煮後,藥力更易溶於油脂中,與油膏結合,可使藥物更容易被吸收,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同時,油膏的滋潤作用亦有助於藥物滲透,達到更深層的治療。

百藥煎油膏中添加白礬,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收斂止癢:白礬性寒,具有收斂止癢、燥溼止瀉的功效。在油膏中加入白礬,可以有效緩解皮膚瘙癢、溼疹等症狀,起到清熱止癢、乾燥皮膚的作用。

2. 殺菌消毒:白礬亦有殺菌消毒的作用,能抑制細菌、真菌的生長,從而預防感染,促進傷口癒合。在百藥煎油膏中,白礬可以起到輔助殺菌消毒的作用,提高藥膏的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百藥煎油膏主治「小兒濕疹」,其病因多與濕熱蘊結肌膚相關。古代醫家認為,小兒腠理疏鬆,易受風濕熱邪侵襲,濕熱鬱蒸皮膚則發為紅疹、滲液、瘙癢;此方外搽,旨在收斂濕瘡、清熱解毒,緩解濕疹急性期之滲出與糜爛。

二、組成藥物分析與邏輯推理

  1. 百藥煎(15克)

    • 由五倍子與茶葉等發酵製成,味酸澀、性平,主入肺、大腸經。
    • 核心功效:收斂固澀、清熱解毒。其酸澀之性可斂瘡止癢,減少濕疹滲液;輕微抗菌作用有助緩解皮膚感染。
    • 配伍意義:針對濕疹滲液階段,直接收斂瘡面,防止糜爛擴散。
  2. 白礬(6克)

    • 即明礬,味酸澀、性寒,具燥濕止癢、解毒殺蟲之效。
    • 核心功效:寒能清熱,酸澀能收濕,外用可抑制皮膚滲出,減輕瘙癢,對濕熱型濕疹尤宜。
    • 配伍意義:加強百藥煎之收斂效果,並輔助清解濕毒。

三、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以「收斂濕瘡」為主軸:

  • 物理性作用:兩藥均含鞣質(如五倍子中的單寧酸、白礬的鋁鹽),可凝固蛋白質,形成保護層,減少滲液。
  • 藥理性協同:百藥煎的清熱解毒與白礬的燥濕殺蟲相輔,抑制局部微生物滋生,阻斷濕疹惡化循環。
  • 劑型設計:油調外搽能形成脂質屏障,既能賦形藥物,亦能隔絕外界刺激,適合小兒嬌嫩肌膚。

四、延伸思考

此方體現「急則治標」思路,針對濕疹急性滲出期,以收斂為主,或可搭配內服清熱利濕藥(如消風散)標本兼治。若濕疹乾燥脫屑,則需調整為潤膚方劑,避免過度收澀。

傳統服藥法


百藥煎15克,白礬6克。
上為細末。
油調外搽。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百藥煎油膏, 出處:《中醫皮膚病學簡編》。 組成:百藥煎15g,白礬6g。 主治:小兒濕疹。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