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犀湯

LING X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胃經 18%
心經 14%
肝經 12%
脾經 10%
大腸經 6%
腎經 5%
膽經 3%
膀胱經 2%
肺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脾經
大腸經
腎經
膽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羚犀湯中包含羚羊角,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豁痰開竅的功效。

羚羊角性寒,味鹹,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之效。其藥性峻烈,能迅速透達經絡,清熱解毒,並能開竅醒神,用於熱病神昏、驚厥抽搐、痰熱壅盛等症。

在羚犀湯中,羚羊角與其他藥材配伍,可有效治療熱病神昏、高熱驚厥等症,起到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的作用。

羚犀湯中加入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止渴的功效。羚犀湯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壅盛,神昏譫語等症,而石膏可清瀉肺胃熱毒,起到降火解毒的作用。
  2. 涼血止血: 石膏除清熱外,還有涼血止血之效。羚犀湯中所含犀角、羚羊角皆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石膏的加入則可增強其涼血止血功效,協同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治療作用。

羚犀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羚犀湯藥性偏寒,主要用於治療熱毒熾盛的疾病,而甘草性甘平,能緩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性過於傷脾胃,使藥物更加平和有效。
  2. 增強藥效: 甘草具有解毒、抗炎、止痛等功效,能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增強藥效,使療效更佳。同時,甘草還有調和脾胃的作用,能幫助藥物更好的吸收和利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羚犀湯中加入旋覆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止咳:旋覆花性溫,味辛,歸肺經,具有宣肺止咳之功。羚犀湯主治外感風寒,肺氣不宣,咳嗽痰多,旋覆花可助其宣暢肺氣,止咳化痰,緩解症狀。
  2. 降逆止嘔:旋覆花還具有降逆止嘔之效。羚犀湯中加入旋覆花,可以幫助緩解外感風寒引起的噁心嘔吐,協同其他藥物發揮更佳效果。

總而言之,旋覆花在羚犀湯中起到宣肺止咳、降逆止嘔的功效,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增強治療效果。

羚犀湯方劑中包含紫菀,主要原因如下:

  1. 宣肺止咳: 紫菀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羚犀湯主治外感風寒、肺氣不利、咳嗽氣喘等症狀,紫菀的加入可有效宣肺止咳,緩解肺氣不利導致的呼吸道症狀。
  2. 潤肺止咳: 紫菀同時具有潤肺止咳的作用,可滋潤乾燥的肺部,緩解因風寒侵襲導致的肺部燥熱,進一步促進痰液排出,達到止咳平喘的效果。

羚犀湯中加入前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宣肺止咳: 前胡性微寒,味辛,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宣肺止咳之效。羚犀湯主治風熱犯肺,證見高熱、咳嗽、痰黃黏稠等,前胡可與羚羊角、犀角等清熱解毒藥物配合,共同達到清熱解毒、宣肺止咳之效。
  2. 利氣降逆,化痰止咳: 前胡能利氣降逆,使氣機通暢,有助於痰液的排出。羚犀湯中常配伍其他化痰藥物,如桔梗、半夏等,前胡可與之相輔相成,共同發揮化痰止咳的作用。

羚犀湯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助散寒邪: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散寒解表、通竅止痛之效。羚犀湯主治外感風寒,症見鼻塞、流涕、頭痛等,細辛可助藥力散寒邪,開通鼻竅,緩解鼻塞等症狀。
  2. 引藥入肺: 羚犀湯中以犀角、羚羊角清熱解毒,但藥性偏寒,易傷陽氣。細辛性溫,可引導藥性入肺,避免寒涼之氣傷及肺陽,使藥力更為平和有效。

羚犀湯為一方經典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因熱毒內盛所導致的高熱、煩躁不寧等症狀。其組成成分精選多種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定驚功效的藥材,其中犀角作為一味重要成分,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犀角性寒味甘鹹,歸心肝經,善於清心熱、涼血解毒,是處理熱病高熱、斑疹吐衄等重症時不可或缺的藥物。然而,鑑於犀牛已被列為保護動物,現代臨牀已不再使用真正的犀角,轉而採用替代品如水牛角或人工合成品來取代,以符合生態保護原則及法律規定。儘管如此,在傳統方劑理論中,犀角的地位仍然十分重要,體現了古人對於藥材選擇與配伍的高度智慧。

主治功效


羚犀湯

羚犀湯是一劑中藥方劑,由羚羊角、石膏、甘草、旋覆花、紫菀、前胡、細辛、犀角等藥材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舒緩筋骨疼痛、清肺化痰等功效。

方劑中,羚羊角性寒涼,清熱解毒之力甚強,能清心肝之熱,涼血止血,又能解瘡瘍疔毒,故為治療熱毒瘡瘍之要藥。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它能清泄肺胃之熱,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小便不利、水腫、暑熱中暑、口瘡咽痛等症。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旋覆花性溫、辛,入肺、肝、大腸經,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等功效。

紫菀具有止咳化痰、降氣、止咳平喘等功效。

前胡具有清化熱痰、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等功效。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

總結

羚犀湯是由羚羊角、石膏、甘草、旋覆花、紫菀、前胡、細辛、犀角等藥材組成的一劑中藥方劑,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舒緩筋骨疼痛、清肺化痰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羚羊角屑、犀角屑、生乾地黃、白朮、防風(去蘆頭)、人參(去蘆頭)、甘草(炙)、山梔子仁、荊芥穗、升麻各等分。
上(口父)咀。每服3錢,以水1大盞,加生薑、竹葉各5片,同煎至6分,去滓,空心、食前溫服。
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羚犀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羚犀湯有清熱解毒、平肝息風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有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等症狀,應先去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羚犀湯。

相關疾病


暈眩經常疲勞想睡梅尼爾氏病結膜炎排尿困難小便顏色偏黃多痰眼睛紅痛

相同名稱方劑


羚犀湯,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三。 組成:羚羊角屑、犀角屑、生乾地黃、白朮、防風(去蘆頭)、人參(去蘆頭)、甘草(炙)、山梔子仁、荊芥穗、升麻各等分。 主治:風熱上攻,目赤頭疼,口舌生瘡,小便赤澀。

羚犀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七。 組成:羚羊角1兩(鎊),石膏1兩(碎),甘草1兩(炙,銼),旋覆花1兩,紫菀(去苗)1兩,前胡(去蘆頭)3分,細辛(去苗葉)半兩,犀角(鎊)1分。 主治:暗風。頭旋眼黑,昏眩倦怠,痰涎壅盛,骨節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