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神仙奪命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具有清熱解毒、開竅醒腦之效。其組成成分多樣且精妙,其中包含了人中白這一特殊藥材。人中白,又稱為人中黃或人中垢,是人體鼻腔內乾燥後所形成的分泌物,經特定處理後可用於中醫藥方中。雖然聽來令人難以接受,但根據中醫理論,人中白性味鹹寒,能清熱解毒、開竅利咽。
在神仙奪命散的配方中,人中白主要用於治療因熱毒導致的昏迷不醒、喉嚨腫痛等症狀。其作用機制在於通過其寒涼之性質清除體內熱毒,從而達到開竅醒腦的目的。同時,它還能夠緩解因熱毒過盛所引發的各種不適,如頭痛、口舌生瘡等。總體來說,人中白在該方劑中的應用,充分體現了中醫“以毒攻毒”及利用天然資源治病的理念。值得注意的是,現代應用時應遵循專業醫師指導,確保安全有效。
神仙奪命散中含有麝香,原因如下:
- 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通開竅,能迅速穿透血腦屏障,直達腦部,可治療神志昏迷、中風不語、癲癇等症狀。
- 活血化瘀: 麝香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然而,神仙奪命散因其毒性較強,且藥效強烈,需由經驗豐富的醫師處方使用,不可自行服用,以免造成不良反應。
中藥方劑[青青丹]的組成中包含[樟腦],因為樟腦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樟腦含有的揮發油能夠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由於氣滯血瘀引起的症狀。在[青青丹]中,樟腦的加入可以增強方劑對於血瘀和疼痛的療效,幫助緩解不適,促進健康。
神仙奪命散中含有芒硝,其主要原因在於芒硝具有以下功效:
- 瀉下通便: 芒硝性寒,味苦鹹,入大腸經,能瀉熱通便,對於熱結便祕、腸燥便祕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 消腫止痛: 芒硝還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緩解跌打損傷、腫痛瘀血等症狀。
然而,神仙奪命散屬於劇毒藥物,其成分和使用方法都極其危險,切勿自行服用或使用。若有相關疾病,請諮詢專業的中醫師,避免發生意外。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神仙奪命散」之分析
1.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神仙奪命散」之傳統主治為「小兒驚風吊眼」,此症乃小兒驚風之嚴重表現,主要症狀包含:
- 驚風:小兒因風熱、痰火或驚嚇所致之抽搐、神昏、四肢拘急。
- 吊眼:雙目上視(天吊),此為肝風內動、筋脈拘攣之象,提示病情危急。
此方定位為「急症外用方」,以搐鼻法速開竅閉、熄風定驚,適用於驚風發作時之急救。
2. 組成與藥理邏輯
全方藥味簡峻,側重「開竅通絡、解毒熄風」:
(1)人中白(1兩)
- 性味功效:鹹寒,清熱降火、散瘀解毒,古方多用於咽喉腫痛、口舌生瘡。
- 方中作用:針對驚風之熱毒內蘊,清降上炎之火,助涼血熄風。
(2)麝香(1錢)
- 性味功效:辛溫香竄,為通關開竅要藥,能醒神、活血散結。
- 方中作用:藉其走竄之性,速開鼻竅,通達經絡,使藥力直達病所,促神識清醒。
(3)蜈蚣(全者1條)
- 性味功效:辛溫有毒,長於搜風止痙、攻毒散結。
- 方中作用:主攻肝風內動,其走竄之力可熄風定驚,解除筋脈拘急。蜈蚣「通絡止痙」之效尤強,為驚風要藥。
(4)盆消(即芒硝,2錢)
- 性味功效:鹹苦寒,瀉熱通便、軟堅散結。
- 方中作用:外用取其清熱瀉火之性,助消解熱毒,輔助主藥降泄風火。
3. 配伍原理與治療機制
此方以「搐鼻法」給藥,其作用途徑有二:
- 竅絡相通:鼻為清竅,與腦相通,藥氣經鼻黏膜吸收,可速達巔頂,開竅醒神。
- 經絡感傳:辛香藥氣刺激鼻竅,激發經脈氣血,疏通壅滯,使肝風平熄、抽搐得緩。
全方配伍體現「通、清、熄」三法:
- 通:麝香、蜈蚣開竅通絡,破閉解結。
- 清:人中白、盆消清瀉熱毒,釜底抽薪。
- 熄:蜈蚣直截肝風,配伍麝香增強熄風止痙之效。
4. 適用病機推論
此方適用於「熱極生風」或「痰熱閉竅」之驚風急症,其病機關鍵為:
- 外感風熱或內傷積熱化火,引動肝風。
- 熱毒上攻,竅絡閉阻,神機失用。
透過外治急救,先開其閉、再清其熱、後熄其風,可為內服藥爭取時效,體現中醫「急則治標」之智慧。
傳統服藥法
人中白1兩,麝香1錢,蜈蚣(全者)1條,盆消2錢。
上為細末。
每用少許,搐鼻。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應注意用量。
相同名稱方劑
神仙奪命散, 出處:《幼幼新書》卷十引鄭癒方。 組成:人中白1兩,麝香1錢,蜈蚣(全者)1條,盆消2錢。 主治:小兒驚風弔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