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酥膏

CHAN SU GAO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7%
腎經 18%
肝經 18%
大腸經 18%
小腸經 18%
心經
腎經
肝經
大腸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蟾酥膏中包含蟾酥,主要原因如下:

1. 解毒消腫:蟾酥性寒,具有解毒消腫之效,可用於治療毒蛇咬傷、蜂螫傷、疔瘡腫毒等,能迅速消腫止痛,並抑制感染。

2. 祛風止痛:蟾酥亦有祛風止痛的作用,可用於治療風濕痺痛、關節疼痛等。在膏劑中,蟾酥與其他藥材配合,能更有效地發揮其藥效,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

蟾酥膏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主要由蟾蜍的分泌物製成,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在這個方劑中,輕粉的添加具有重要的意義。輕粉,即硫酸鎂,主要作為助劑,其功能在於提升藥物的滲透性和快速療效。輕粉能幫助蟾酥中的有效成分更快地被人體吸收,增強整體療效。此外,輕粉有助於消除蟾酥膏的黏稠感,使藥膏更易於塗抹,提升患者的使用體驗。由於輕粉也具備一定的清涼作用,能減輕使用過程中的燒灼感或不適,因此在合成中起到緩和的作用。總之,輕粉在蟾酥膏中的運用,不僅有助於提高藥效,更能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與舒適度,充分體現了中藥方劑組合的合理性與科學性。

主治功效


蟾酥膏:清熱解毒、化腐生肌的良藥

蟾酥膏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是蟾酥和輕粉。蟾酥性寒、味甘、辛、鹹,入心、肝、脾、腎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解毒、活絡止痛之效。可治癲癇、驚風、中風、水腫、腹水、肝硬化、風濕痺痛、跌打損傷、筋骨痠痛等症。蟾酥有毒,應嚴格遵醫囑服用,不可擅自服用。

輕粉性寒、味辛,入心、肺經,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收斂止汗之效。可治濕瘡、痱子、腳氣、肛門瘙癢等症狀。

蟾酥膏具有清熱解毒、化腐生肌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肉刺、瘡瘍潰爛、不斂口等症狀。

肉刺:皮膚上的小麻煩

肉刺,是指長在肉裡的小刺,通常是指倒刺,又稱「肉刺」。肉刺的形成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由於皮膚乾燥、角質層增厚,也可能是由於外傷、感染等因素引起。肉刺通常表現為皮膚上出現小疙瘩,常伴有疼痛、瘙癢等症狀。

蟾酥膏:治療肉刺的良方

蟾酥膏具有清熱解毒、化腐生肌的功效,可有效治療肉刺。蟾酥膏中的蟾酥可以清熱解毒,殺菌消炎。輕粉可以化腐生肌,促進組織再生。兩種藥物合用,可以快速消除肉刺,緩解疼痛和瘙癢等症狀。

使用方法:

蟾酥膏外用,取適量蟾酥膏塗抹於患處,一日兩次。

注意事項:

  1. 蟾酥膏僅供外用,不可內服。
  2. 蟾酥有毒,應嚴格遵醫囑服用,不可擅自服用。
  3. 蟾酥膏不可用於破潰的傷口。
  4. 蟾酥膏不可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
  5. 蟾酥膏不可長期使用,一般使用一週左右即可。
  6. 蟾酥膏不可用於兒童和孕婦。

總結:

蟾酥膏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是蟾酥和輕粉。蟾酥膏具有清熱解毒、化腐生肌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肉刺、瘡瘍潰爛、不斂口等症狀。蟾酥膏外用,取適量蟾酥膏塗抹於患處,一日兩次。蟾酥膏僅供外用,不可內服。蟾酥有毒,應嚴格遵醫囑服用,不可擅自服用。

傳統服藥法


蟾酥5片(湯浸濕),膩粉1錢。
將蟾酥於盆中,以膩粉同和令勻。
先用針撥破頭邊,以後塗藥,密裹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雞眼及胼胝牙齒痛面部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蟾酥膏, 出處:《醫說》卷四引《類編》。 組成:蚵蚾汁。 主治:疳蝕癰腫,一切齒痛。

蟾酥膏, 出處:《奇效良方》卷五十四。 組成:蟾酥5片(湯浸濕),膩粉1錢。 主治:肉刺。

蟾酥膏, 出處:《醫統》卷六十四。 組成:蟾酥少許,巴豆(去油,研如泥)、杏仁(燒)。 主治:風蛀諸牙疼痛。

蟾酥膏, 出處:《醫學正傳》卷六。 組成:蟾酥如大豆許,白丁香15個,寒水石些少(煅),巴豆5粒,寒食面些少。 主治:瘰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