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衝和仙膏
CHONG HE XIAN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寒 (0.53)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衝和仙膏中包含紫荊皮,主要因其具備以下兩大功效:
- 活血化瘀: 紫荊皮性味苦寒,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衝和仙膏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紫荊皮的活血化瘀作用能有效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 清熱解毒: 紫荊皮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消炎止痛,對於因外傷引起的感染或炎症,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衝和仙膏中加入紫荊皮,能增強整體的清熱解毒作用,有助於消腫止痛,加快傷口恢復。
衝和仙膏方劑中加入獨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濕止痛: 獨活性溫,具有祛風濕、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風寒濕邪所致的關節疼痛、肌肉痠痛等症狀。衝和仙膏多用於治療風寒濕痺、筋骨疼痛等病症,而獨活的祛風濕止痛作用可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 活血通絡: 獨活還具有活血通絡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營養供應,有利於消腫止痛,促進病竈修復。衝和仙膏中加入獨活,可加強其活血通絡的效果,使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衝和仙膏方中加入赤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涼血止痛:赤芍性寒,味苦酸,入肝經,具有涼血止痛、清熱解毒的功效。衝和仙膏主要用於治療血熱妄行、瘀血阻絡所致的各種疼痛,赤芍可清熱涼血,化瘀止痛,協同其他藥物緩解疼痛症狀。
- 活血化瘀:赤芍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利於消散瘀血,促進傷口癒合,加速病患康復。
衝和仙膏方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風散寒,通竅止痛:白芷性溫,味辛,歸肺、胃經,具有疏散風寒、通竅止痛之效。衝和仙膏多用於治療風寒頭痛、鼻塞流涕等症,而白芷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幫助患者恢復正常呼吸。
- 消腫止痛,生肌斂瘡:白芷亦有消腫止痛、生肌斂瘡之功效。衝和仙膏不僅治療外感風寒,亦可用於治療外傷感染、皮膚潰瘍等症,白芷的加入可促進傷口癒合,減少炎症反應。
總而言之,白芷在衝和仙膏方中起到疏風散寒、通竅止痛,以及消腫止痛、生肌斂瘡的功效,為方劑整體療效的提升發揮著重要作用。
衝和仙膏方中加入芒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瀉熱通便: 芒硝性寒,味苦鹹,入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利濕熱的作用。方中若存在熱證或濕熱證,芒硝可幫助清熱瀉火,通利大腸,使積熱濕邪得以排出,達到清熱解毒的目的。
- 軟堅散結: 芒硝亦具軟堅散結之效,對於一些因熱毒壅滯所致的腫塊、硬結,可起到軟堅散結的作用,有助於改善症狀。
因此,衝和仙膏方中加入芒硝,既能清熱解毒,又能軟堅散結,可有效治療相關病症。
「衝和仙膏」方劑中加入石菖蒲,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開竅醒神,化痰開竅: 石菖蒲性辛溫,入心、脾、胃經,具有開竅醒神、化痰開竅的功效。對於因痰濁阻竅、神志不清等症狀,石菖蒲可以起到疏通經絡、醒腦開竅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意識狀態。
- 健脾利濕,消炎止痛: 石菖蒲還有健脾利濕、消炎止痛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弱、濕氣困阻所致的腹脹、腹痛、嘔吐等症狀,石菖蒲可以起到健脾利濕、消炎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消化功能。
因此,石菖蒲在「衝和仙膏」方劑中,可以發揮其開竅醒神、化痰開竅、健脾利濕、消炎止痛等多方面的功效,有效改善患者的整體病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衝和仙膏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 癰疽、發背、瘡疖、流注、發頤等腫毒初起,症狀以「紅腫硬痛」,或「漫腫無頭、積日不消」為主,特點在於適用於「冷熱不明」之證(即寒熱辨證未顯者)。此外,亦可外用於 偏正頭痛、眼痛,顯示其具有疏風散瘀、通絡止痛之效。
二、組成與方義邏輯
1. 藥物組成解析
- 川紫荊皮(炒,五兩):為君藥,性平微苦,善活血通經、消腫解毒,針對瘀滯腫痛,炒用緩其寒性。
- 獨活(炒,三兩):性溫祛風濕,散寒止痛,炒後減其燥性,尤宜於經絡閉阻之痛。
- 赤芍藥(炒,二兩):涼血散瘀,炒後偏溫,助紫荊皮活血而不過寒。
- 白芷(一兩,不見火):辛溫走表,散風消腫,生用保留揮發成分,專攻頭面風邪。
- 木蠟(石菖蒲,隨證加減):辛溫開竅化濕,助氣血流通,量依寒熱調整。
2. 加減法與配伍思維
- 熱證明顯:倍增清熱活血之紫荊皮與辛散之木蠟,減獨活、赤芍量以防過溫。
- 寒證明顯:略增赤芍、獨活以溫行血脈,但總量仍控,避免燥熱。
- 瘀重血虛:加肉桂、當歸溫補營血,破陰凝而促生新。
- 痛甚:佐乳香、沒藥(酒溶)以增強活血止痛之效。
3. 治療原理
此方以 調和寒熱、行氣活血 為核心:
- 行氣疏風:白芷、獨活宣透表邪,開泄腠理。
- 活血定痛:紫荊皮、赤芍散瘀通絡,消腫止痛。
- 散瘀消腫:赤芍配木蠟,破滯而不留瘀。
- 祛寒逐濕:獨活合木蠟,溫化經脈寒濕。
全方通過外敷熱用,借酒、蔥湯之辛溫助推藥力,使氣血得溫則行,結聚得散而腫消痛止,體現「結者散之」的治則。
傳統服藥法
川紫荊皮5兩(炒),獨活3兩(炒,不用節),赤芍藥2兩(炒),白芷1兩(不見火),木蠟(又名望見消、陽春雪,即石菖蒲)隨證加減。
如病極熱,倍加紫荊皮、木蠟,少用3品;如病極冷,微加赤芍藥、獨活;如用本方四面黑暈不退,瘡口皆無血色者,加肉桂、當歸;如用本方痛不住,可取酒化乳香、沒藥於火上使溶,然後將
行氣疏風,活血定痛,散瘀消腫,祛冷軟堅,祛寒逐濕。
上為細末。
熱酒或蔥湯調敷。凡敷藥皆須熱敷,乾則又以元湯濕透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衝和仙膏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腸胃不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衝和仙膏, 出處:《仙傳外科集驗方》別名:黃雲膏、仙膏、衝和膏、陰陽散、衝和趕毒散、衝和散、趕毒散。 組成:川紫荊皮5兩(炒),獨活3兩(炒,不用節),赤芍藥2兩(炒),白芷1兩(不見火),木蠟(又名望見消、陽春雪,即石菖蒲)随證加減。 主治:行氣疏風,活血定痛,散瘀消腫,祛冷軟堅,祛寒逐濕。主治:癰疽、發背、瘡癤、流註、發頤等諸腫毒初起,紅腫硬痛,或漫腫無頭,積日不消,冷熱不明;以及偏正頭痛,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