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清胰湯中包含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理氣:柴胡性微寒,味苦,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升陽舉陷之效。胰腺與肝臟經絡相通,肝氣鬱滯可導致脾胃氣機不暢,影響胰液分泌,進而影響消化功能。柴胡疏肝理氣,有助於調節肝氣,促進脾胃氣機正常運作,改善胰腺功能。
- 清熱解毒: 柴胡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清解肝膽濕熱,防止濕熱之邪侵犯胰腺。胰腺炎常伴隨發熱、疼痛等症狀,柴胡清熱解毒,可減輕炎症反應,緩解疼痛,促進疾病康復。
清胰湯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清熱燥濕:黃芩味苦寒,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胰腺炎常伴隨濕熱內蘊,黃芩可清瀉濕熱,減輕胰腺炎症。
- 解毒消腫:黃芩具有解毒消腫之效,能抑制炎性介質釋放,減輕胰腺組織的炎症反應和腫脹,促進組織修復。
因此,清胰湯中加入黃芩,可有效清熱燥濕、解毒消腫,從而改善胰腺炎的症狀,促進康復。
清胰湯中加入胡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瀉火消腫: 胡黃連味苦寒,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消腫的功效,可針對胰腺炎引起的發熱、紅腫、疼痛等症狀。其清熱解毒作用可抑制炎症反應,而瀉火消腫則能緩解胰腺的充血和水腫。
- 利濕通淋: 胡黃連可利濕通淋,有利於排除體內積聚的濕熱毒素,有助於緩解胰腺炎引起的尿頻、尿痛等症狀。
因此,清胰湯中加入胡黃連,可有效改善胰腺炎的症狀,起到清熱解毒、瀉火消腫、利溼通淋的功效。
清胰湯中加入厚朴,主要是因為厚朴具有以下兩方面的功效:
- 行氣消積:厚朴味辛,性溫,入脾、胃經,能行氣消積,通暢脾胃之氣。胰腺功能失調常伴有脾胃氣滯,厚朴可幫助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利於胰腺的恢復。
- 燥濕化痰:厚朴還有燥濕化痰的作用,可清除脾胃濕濁,改善胰腺周圍的濕熱環境,有助於減輕胰腺炎症反應,促進恢復。
綜上所述,清胰湯中加入厚朴,是利用其行氣消積、燥濕化痰的功效,以改善脾胃功能,促進胰腺的恢復。
清胰湯中加入枳殼,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 枳殼味苦、辛,性寒,入肝、脾經。其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可緩解胰腺周圍組織的氣滯血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進而減輕疼痛。
- 消食導滯,健脾和胃: 枳殼亦能消食導滯,健脾和胃,有助於改善消化功能,促進胰腺分泌功能的恢復。
總之,枳殼在清胰湯中起到疏肝理氣、行氣止痛、消食導滯、健脾和胃的作用,有利於改善胰腺功能,緩解胰腺炎的症狀。
清胰湯中加入木香,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行氣止痛: 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大腸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胰腺炎患者常伴有腹痛、脹滿等症狀,木香可以行氣止痛,緩解疼痛。
- 消食導滯: 胰腺炎與飲食不節、脾胃虛弱相關。木香可以消食導滯,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消化功能,有助於減輕胰腺負擔。
因此,清胰湯中加入木香,可以起到行氣止痛、消食導滯的功效,有助於緩解胰腺炎的症狀。
清胰湯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瀉熱通便,清熱解毒: 大黃味苦寒,性急,入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之功效。清胰湯主要針對胰腺炎引起的熱毒內蘊、腹痛拒按、便祕等症狀,大黃的瀉熱通便作用可以緩解這些症狀,並有助於排出毒素。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大黃還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胰腺炎會導致局部組織充血水腫,大黃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症消退。
因此,清胰湯中加入大黃,可以有效地清熱解毒、瀉熱通便、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從而達到治療胰腺炎的目的。
清胰湯中加入芒硝,主要原因有二:
- 瀉火解毒:芒硝性寒,味苦鹹,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火解毒、清熱通便的功效。胰臟炎患者常伴有發熱、腹痛、便祕等症狀,芒硝可清熱瀉火,緩解炎症,促進排泄,幫助毒素排出體外。
- 軟堅散結:芒硝亦有軟堅散結之效。胰臟炎時,胰腺組織可能出現腫脹、硬結,芒硝可軟化硬結,促進組織恢復。
總之,芒硝在清胰湯中起到瀉火解毒、軟堅散結的作用,有助於緩解胰臟炎的症狀,促進患者康復。但芒硝屬寒性藥物,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以免造成副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清胰湯方劑分析
1. 古代功效主治
清胰湯為治療「氣滯性胰腺炎」而設,其核心病機為「肝氣鬱結,濕熱蘊結,腑氣不通」。胰腺炎在中醫理論中,多屬「結胸」「脾心痛」範疇,因飲食不節、情志失調,導致肝脾失和,氣機壅滯,濕熱內生,進一步阻滯中焦,引發腹痛、脹滿、便秘等實熱證候。此方針對「氣滯兼腑實」之證,透過疏肝理氣、清熱通腑,以解除中焦鬱熱與氣機壅塞。
2.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疏肝解鬱,調暢氣機
- 柴胡:疏肝解鬱,宣透少陽鬱熱,為肝氣不疏之要藥。
- 黃芩:清泄少陽及中焦濕熱,與柴胡配伍,和解少陽(如小柴胡湯之意)。
- 胡黃連:清熱燥濕,專瀉肝膽實火,輔助黃芩加強清熱之效。
(2)行氣消脹,破滯除滿
- 厚朴:行氣燥濕,降逆除滿,針對中焦氣滯脹痛。
- 枳殼:破氣消積,與厚朴協同(如大承氣湯結構),通暢腑氣。
- 木香:行氣止痛,調理脾胃氣滯,緩解腹痛。
(3)瀉熱通腑,導邪下行
- 大黃(後下):瀉熱攻積,活血祛瘀,蕩滌腸胃積滯。
- 芒消(沖服):軟堅瀉下,助大黃通腑泄熱(類大承氣湯配伍),使濕熱穢濁從大便而解。
3. 方劑配伍特點
此方融合「疏肝解鬱」與「通腑泄熱」兩大法:
- 肝脾同調:以柴胡、黃芩疏肝清熱,厚朴、枳殼理脾破滯,符合「肝氣犯脾」之病機。
- 氣血並治:木香行氣,大黃活血,既能解氣分之鬱,又兼顧血分之瘀(胰腺炎常見血瘀)。
- 標本兼顧:既清濕熱之邪(黃芩、胡黃連),又通腑實之結(大黃、芒消),標本同治。
此方結構嚴謹,針對「肝鬱氣滯→濕熱蘊結→腑氣不通」的病理鏈條層層突破,體現中醫「六腑以通為用」「鬱者達之」的治療原則。
傳統服藥法
柴胡3錢,黃芩3錢,胡黃連3錢,厚朴3錢,枳殼3錢,木香3錢,大黃3錢(後下),芒消3錢(沖服)。
疏肝理氣,清熱通便。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清胰湯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腹瀉、腹痛等。因此,在服用清胰湯之前,一定要諮詢醫生的意見。
相同名稱方劑
清胰湯, 出處:《外傷科學》。 組成:柴胡3錢,黃芩3錢,胡黃連3錢,厚朴3錢,枳殼3錢,木香3錢,大黃3錢(後下),芒消3錢(衝服)。 主治:疏肝理氣,清熱通便。主治:氣滯性胰腺炎。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