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覆蠶丸方劑中包含白僵蠶,主要原因有二:
一、疏風止痙:白僵蠶性寒,味辛,入肝經,能疏散風熱,止痙解毒。覆蠶丸主治小兒驚風、抽搐、發熱等症,白僵蠶可有效抑制病邪入侵,緩解痙攣發作。
二、化痰散結:白僵蠶具有化痰散結之效,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覆蠶丸所治病症常伴隨痰液阻塞,白僵蠶能促進痰液排出,通暢氣道,改善症狀。
覆蠶丸中加入硃砂,主要原因如下:
-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覆蠶丸主要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硃砂可以有效緩解這些症狀,使患者安神定志。
- 驅邪辟穢: 古人認為硃砂具有辟邪驅穢的功效,可治療一些由邪氣入侵所致的疾病。覆蠶丸中加入硃砂,也包含了這一層驅邪辟穢的用意。
覆蠶丸方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氣味芳香,能開竅醒神,通利血脈,對於痰濁阻竅、神志昏迷等症狀有顯著療效。覆蠶丸主治中風痰迷,神志昏迷、口眼歪斜等,麝香的開竅醒神作用可助於痰濁開竅,恢復神志。
2. 活血化瘀: 麝香亦具活血化瘀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覆蠶丸中風痰迷,常伴有氣血瘀滯,麝香的活血化瘀作用可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恢復肢體功能。
因此,覆蠶丸中加入麝香,是基於其開竅醒神、活血化瘀之效,以治療中風痰迷等症。
覆蠶丸方中使用蓽茇,主要基於其兩方面的功效:
- 溫脾止瀉: 覆蠶丸主治脾虛洩瀉,而蓽茇性溫,善於溫脾止瀉,有助於緩解脾胃虛寒、腹瀉等症狀。
- 行氣止痛: 覆蠶丸亦兼治脘腹疼痛,蓽茇具有行氣止痛之效,可疏通氣機,緩解因氣滯所致的腹痛。
因此,蓽茇在覆蠶丸中,既可溫脾止瀉,又可行氣止痛,有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
覆蠶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一些由濕熱引起的疾病。其組成中包含雄黃,這是因為雄黃具有獨特的藥理特性,能夠有效清熱解毒、燥濕化痰。雄黃含有的砷化物成分,對於不同類型的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這使得它成為治療各類感染性疾病的良好選擇。此外,雄黃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代謝功能,有助於清除體內毒素,改善體內的濕熱環境。雖然雄黃在現代醫學中因其毒性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在中醫理論中,它依然被適當運用於一些方劑中,表現出其獨特的療效。在製作覆蠶丸的過程中,雄黃與其他藥材的相互作用能夠增強療效,使其在臨牀上被視為一個有效的選擇。然而,使用時必須謹慎,確保劑量合理,以避免可能的副作用。
覆蠶丸方中包含胡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 胡黃連味苦寒,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可針對因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症狀。覆蠶丸主治小兒疳積、發熱、腹痛等,而胡黃連的清熱解毒作用有助於緩解發熱、消炎止痛。
2. 瀉火除煩: 胡黃連能清瀉心火、肝火,對於心煩失眠、口渴心燥、煩躁易怒等症狀亦有改善作用。覆蠶丸治療的小兒疳積,常伴有發熱、煩躁、口渴等症狀,胡黃連的瀉火除煩作用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覆蠶丸之傳統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小兒疳積、瀉痢、驚風等久治不癒之症,尤針對斷乳後形體羸瘦、氣血虛弱,乃至精神萎靡、病情纏綿者。疳證多因脾胃虛損、積滯化熱,或久病耗氣傷津所致;瀉痢則責之運化失司,清濁不分;驚風又多與痰熱擾神或肝風內動相關。本方結合攻補之性,旨在祛積滯、清痰熱、安神定驚,兼顧扶助正氣。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覆蠶(主藥):
取二次化蛹之蠶(即「覆蠶」),用其糞便部分(蠶砂),傳統認為其能祛風除濕、和胃化濁;蠶性善通絡,糞便尤長於消導積滯,針對疳積疳熱。陰乾後取其輕清之性,導滯而不傷正。辰砂、雄黃(鎮驚安神):
辰砂(朱砂)重鎮安神,清心定驚,善治小兒驚風;雄黃辟穢解毒,化痰開竅。二藥合用,針對痰熱擾神之驚搐,亦助除腸道穢濁。麝香(開竅醒神):
通行十二經,開竅力猛,助諸藥透達病所,兼化內蘊之痰濁,適用於神昏驚癇。胡黃連、蓽茇(清熱燥濕):
胡黃連退虛熱、除疳熱,尤善清下焦濕熱而止瀉痢;蓽茇温中行氣,既能佐制寒涼,又可止痛止瀉。二者寒温搭配,調理腸胃寒熱錯雜之證。粟米飯(補中護胃):
以米飯煨熟和藥,既為丸劑賦形,更取穀氣滋養脾胃,緩和諸藥峻性,寓「攻中帶補」之意。
配伍特點
全方以「消疳積、鎮驚風、調寒熱」為核心:
- 攻邪:覆蠶、麝香、雄黃祛痰濁積滯;辰砂定驚;胡黃連、蓽茇調腸胃濕熱。
- 扶正:粟米顧護脾胃,防金石藥傷胃。
- 給藥途徑:麝香湯送服,增強開竅醒腦之效,直達諸竅。
此方反映古代兒科「標本兼治」思路,針對疳積日久、虛實夾雜之證,側重疏通而非純補,契合小兒「臟腑嬌嫩,易虛易實」之體質特性。
傳統服藥法
覆蠶1個(以紙串其頭,陰乾,只取向後有糞處,細研。覆蠶,是第二次出者蠶),辰砂3分(研,水飛),麝香3字(研),蓽茇3錢半,雄黃3錢半(研,水飛),胡黃連3錢半。
上為末,以新蒸粟米飯一塊,泥裹煨之,取中心軟者和藥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5-7丸,麝香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收澀固脫、止瀉止痢、安神定驚的功效,但陰虛內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覆蠶丸, 出處:《衛生總微》卷十二。 組成:覆蠶1個(以紙串其頭,陰乾,隻取向後有糞處,細研。覆蠶,是第二次出者蠶),辰砂3分(研,水飛),麝香3字(研),蓽茇3錢半,雄黃3錢半(研,水飛),胡黃連3錢半。 主治:小兒諸疳、瀉痢、驚風等疾,久不痊癒,及斷乳後羸瘦,尪羸漸困,不能治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