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熱湯

XIE RE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卷十五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26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7%
脾經 14%
肝經 14%
心經 12%
胃經 12%
腎經 9%
膀胱經 4%
膽經 4%
大腸經 4%
小腸經 2%
三焦經 2%
肺經
脾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腎經
膀胱經
膽經
大腸經
小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瀉熱湯方劑中包含前胡,主要是利用其疏散風熱清利咽喉的功效。前胡味辛、性微寒,入肺經,具有宣肺、散寒、止咳、化痰的功效。在瀉熱湯中,前胡主要用於治療風熱犯肺,症見發熱、咳嗽、咽喉腫痛、痰黃粘稠等。其辛散之性可以宣散肺熱,寒涼之性可以清利咽喉,配合其他藥材,達到瀉熱解毒的功效。

瀉熱湯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 健脾利濕,清熱解毒: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瀉熱湯多用於治療熱邪內蘊,濕熱交蒸所致的症狀,而茯苓能利水滲濕,將體內的熱毒排出,有助於清熱解毒。

二、 輔助其他藥物:瀉熱湯中往往還包含一些苦寒之藥,如黃芩、梔子等,這些藥物清熱力強,但容易損傷脾胃。茯苓性平和,可緩解苦寒之藥對脾胃的損傷,並能加強藥物的清熱解毒之效。

瀉熱湯中加入龍膽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龍膽草味苦寒,具有清熱瀉火、利濕解毒的功效。對於熱邪壅盛、濕熱內蘊所致的發熱、口苦、咽痛、小便赤澀等症狀,龍膽草能有效清熱解毒,達到瀉熱止痛的效果。
  2. 引藥下行:龍膽草性寒,入肝膽經,具有引藥下行的作用。瀉熱湯中其他藥物,如黃芩、梔子等,皆為清熱瀉火之品,龍膽草可引導藥力下行,使其更有效地清熱瀉火,達到治療目的。

總而言之,龍膽草在瀉熱湯中,既可清熱瀉火,又可引藥下行,是該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之一。

瀉熱湯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辛溫解表,助陽散寒: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散寒解表、溫肺化飲的功效。瀉熱湯多用於治療外感風寒,伴有寒邪入侵,陽氣虛弱的症狀。細辛可以溫陽散寒,助陽氣抵抗外邪,從而達到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的效果。
  2. 引藥入肺,增強療效: 細辛入肺經,可以引導其他藥物深入肺部,增強藥效。瀉熱湯中其他藥物如麻黃、桂枝等,也多具有解表散寒的功效,細辛可以幫助這些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瀉熱湯中包含芒硝,主要原因如下:

  1. 瀉火通便:芒硝性寒,味鹹,入大腸經,具有瀉火通便之效。對於熱結便祕,或因熱毒壅盛而致腹痛、腹脹等症,芒硝能清熱瀉火,通利大便,緩解症狀。
  2. 清熱解毒:芒硝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治療熱毒熾盛所致的各種病症,如丹毒、癰腫、喉痺等。

瀉熱湯方中加入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潤肺:杏仁性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清熱潤肺、止咳化痰之效。對於因肺熱燥咳、痰稠難咯的患者,杏仁可有效清熱潤肺,化解痰熱,促進痰液排出。
  2. 宣肺降氣:杏仁具有一定的宣肺降氣作用,有助於緩解肺氣鬱結、氣喘咳嗽等症狀。對於肺熱壅塞、氣道不通的患者,杏仁可以宣暢肺氣,利於氣機通暢,改善呼吸困難。

因此,瀉熱湯中加入杏仁,可起到清熱潤肺、宣肺降氣的功效,有助於緩解肺熱咳嗽、氣喘等症狀。

瀉熱湯中包含玄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清熱瀉火: 玄參性寒,味甘苦,入心、肺、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效。瀉熱湯旨在清瀉熱邪,故以玄參清熱解毒,以緩解因熱邪所致的症狀。

二、滋陰潤燥: 玄參同時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能緩解熱邪傷陰所致的口渴、咽乾等症狀。瀉熱湯多用於熱性病,病邪易傷陰津,玄參的滋陰作用可起到保護陰液的作用,避免病情的惡化。

瀉熱湯中包含大青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大青葉性寒,味苦,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其能有效清除體內熱毒,適用於外感熱病、溫病初起、熱毒壅盛等症狀。
  2. 疏散風熱: 大青葉兼具疏散風熱之功,能使體內熱邪隨汗液排出,有效緩解發熱、頭痛、咽痛、咳嗽等症狀。

因此,大青葉在瀉熱湯中起到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作用,有助於整體方劑達到清熱瀉火、解毒消腫之功效。

瀉熱湯中包含苦竹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除煩: 苦竹葉性寒,味甘苦,入心、肺經,具有清熱除煩、利尿解暑的功效。其寒涼之性,可清泄心火,並可降低體溫,對於暑熱所致的煩躁不安、口渴心煩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2. 利尿消腫: 苦竹葉具有利尿消腫之效,可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有助於消除暑熱所致的浮腫,並促進體內毒素的排出,減輕暑熱對人體的影響。

主治功效


瀉熱湯:中醫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良方

瀉熱湯是中醫常用的一種方劑,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之效。主治脾臟實熱、舌根僵硬,或做夢唱歌快樂,但身體沉重,不能行動。

方劑組成與功效

  1. **杏仁:**又名甜杏仁、苦杏仁,為薔薇科植物杏的種子。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等功效。

  2. **大青葉:**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止血、解毒、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平肝息風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身體發熱、瘧疾、感冒、發燒、喉嚨痛、出血、中毒、炎症、肝腎疾病等。

  3.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溼,適用於風溼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4. **龍膽草:**性大苦大寒,具有清熱燥濕與清熱瀉火的功效。燥濕方面,龍膽草可治濕熱下注之陰腫陰癢、女子帶下黃稠、男子陰囊腫痛、濕疹瘙癢等症。清熱瀉火方面,龍膽草可治肝經熱盛、驚癇狂躁、乙型腦炎、頭痛、目赤、咽痛、黃疸、熱痢、癰腫瘡瘍、陰囊腫痛、陰部濕癢等症。

  5. **芒硝:**性寒味苦鹹,歸肺、胃、大腸經,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芒硝可治療水腫、尿路感染、腎臟疾病、發熱、口渴、喉痛、便祕、腸道實熱積滯、大便燥結、瘰瘡、乳腺增生、甲狀腺腫等症狀。

  6. **前胡:**性味辛、苦、微寒,歸肺、肝經。具有清化熱痰、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等功效。前胡能清化熱痰,可用於治療痰熱壅盛的證狀,如:風熱頭痛、痰熱咳喘、嘔逆、胸膈滿悶等。前胡還能止咳化痰,用於治療咳嗽、咳痰等症狀。此外,前胡具有散風熱、降氣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熱感冒、發燒、頭痛、氣喘等症狀。

  7.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具有散風寒、溫肺化痰,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鼻炎、鼻竇炎、頭痛、身體痠痛等症狀;另外細辛散風除濕,主治風濕痹痛、肢體麻木、寒濕腹痛、嘔吐泄瀉;具有溫化寒痰停飲、下氣消痰、溫肺化飲之功,可治療外感風寒、水飲內停、喘咳、痰多清稀等症狀;細辛也可用於治療寒邪入絡之肌肉關節痛,如頭痛、鼻淵、牙痛、痹痛等。

  8. **玄參:**性寒,味苦、甘,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之效。玄參中的三萜皁苷、甜菜鹼和多醣等有效成分能清熱解毒,滋陰潤燥,並增強血管張力、降低血管滲透性,有助於緩解炎症反應;玄參還可以促進肝臟解毒酶的活性,促進代謝和排泄有害物質,有助於清除體內毒素;另外它也能增血管張力,防滲漏,減積聚;具抗炎、抗氧化作用,緩炎症、氧化損傷。

臨牀應用

瀉熱湯主要用於治療脾臟實熱、舌根僵硬,或做夢唱歌快樂,但身體沉重,不能行動。此外,瀉熱湯還可用於治療其他熱性疾病,如發熱、口渴、咽喉腫痛、咳嗽氣喘、便祕等。

注意事項

瀉熱湯性寒涼,脾胃虛寒者忌服。另有不適合服用,請諮詢醫師。

總結

瀉熱湯是中醫常用的一種方劑,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之效。主治脾臟實熱、舌根僵硬,或做夢唱歌快樂,但身體沉重,不能行動。瀉熱湯的組成包括杏仁、大青葉、茯苓、龍膽草、芒硝、前胡、細辛、玄參等中藥,各味藥材相互配合,共同發揮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瀉熱湯在臨牀應用中,主要用於治療脾臟實熱、舌根僵硬,或做夢唱歌快樂,但身體沉重,不能行動。此外,瀉熱湯還可用於治療其他熱性疾病,如發熱、口渴、咽喉腫痛、咳嗽氣喘、便祕等。需要注意的是瀉熱湯性寒涼,脾胃虛寒者忌服。

傳統服藥法


黃連6分,歸尾1錢5分,連翹1錢5分,黃芩1錢5分,甘草1錢,木通1錢。
水煎服。
外用紫蘇湯日洗,取紫蘇葉梗為末日敷,用青荷葉包裹,內服本方。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瀉熱湯具有清熱瀉火、通利大便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結膜炎肋間神經疼痛眼睛紅痛身體沉重四肢筋肉筋攣僵硬

相同名稱方劑


瀉熱湯, 出處:《外科全生集》卷四。 組成:黃連6分,歸尾1錢5分,連翹1錢5分,黃芩1錢5分,甘草1錢,木通1錢。 主治:囊脫。腎囊生毒爛破,腎子落出。

瀉熱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四十二。 組成:龍骨、酸棗仁(微炒)、黃芩(去黑心)、茯神(去木)、伏龍肝、升麻、竹茹、甘草(炙)各等分。 主治:膽實熱,精神不安。

瀉熱湯, 出處:《千金》卷十五。 組成:前胡3兩,茯苓3兩,龍膽3兩,細辛3兩,芒消3兩,杏仁4兩,玄參2兩,大青2兩,苦竹葉(切)1升。 主治:脾實熱,舌本強直,或夢歌樂而體重不能行。

瀉熱湯, 出處:《玉機微義》卷十。 組成:半夏8兩,母薑8兩,枳實3兩,梔子3兩,茯苓3兩,芒消3兩,細辛5兩,白朮4兩,杏仁4兩,生地黃1升,淡竹葉1升。 主治:脾臟熱,面黃目赤,季脅痛滿。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