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歲墨

六歲墨

LIU SUI M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9

熱/寒比例

偏寒 (0.8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8%
肺經 16%
腎經 16%
脾經 14%
膀胱經 12%
胃經 8%
大腸經 8%
心經 6%
肝經
肺經
腎經
脾經
膀胱經
胃經
大腸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8-28

方劑組成解釋

六味墨方劑中包含山慈菇,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止咳化痰:山慈菇性寒,味苦,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對於六味墨所針對的咳嗽痰多,尤其是有熱證的症狀,山慈菇可有效緩解。
  2. 清熱解毒:山慈菇對於外感熱毒所致的咳嗽、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也能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可增強六味墨的整體療效。

六歲墨方劑中含有千金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驅蟲作用: 千金子性溫,味苦,具有較強的驅蟲功效,能有效殺滅寄生蟲,尤其對蛔蟲、蟯蟲等有顯著療效。六歲墨方劑常用於治療小兒疳積,而寄生蟲感染是造成疳積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入千金子能有效驅除寄生蟲,改善患兒的營養吸收狀況。
  2. 促進消化: 千金子除了驅蟲之外,還有促進消化、健脾開胃的功效。六歲墨方劑主要針對脾胃虛弱、食慾不振的小兒,而千金子能幫助消化吸收,改善食慾,從而改善患兒的體質,促進生長發育。

「六歲墨」方劑中包含大戟,主要原因在於其 瀉下逐水 的功效,能快速去除體內積聚的水分,達到治療水腫、腹水等症狀的目的。

大戟性寒、味苦,入脾、腎經,具有 瀉水逐飲、消腫散結 的功效,可有效治療 水腫、腹水、痰飲、胸痺 等疾病。然而,大戟藥性峻烈,使用需謹慎,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服用,避免過量使用造成毒副作用。

六歲墨方劑中加入文蛤,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方面的藥性:

一、清熱解毒:文蛤味甘鹹性寒,入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之功效。六歲墨方劑常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濕熱內蘊所致的疾病,文蛤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幫助清除體內的熱毒,緩解炎症反應。

二、化痰止咳:文蛤還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對於痰濕阻肺引起的咳嗽、喘息等症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六歲墨方劑中若涉及肺熱咳嗽、痰多等症狀,文蛤的加入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總之,文蛤在六歲墨方劑中扮演著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角色,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整體病症。

六歲墨方劑中包含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開竅醒神: 麝香性辛溫,入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之功效。六歲墨常用於治療神志昏迷、中風不語、驚厥抽搐等症狀,而麝香的開竅醒神作用可以幫助患者恢復意識,改善神志不清的狀態。

2. 通經活絡: 麝香亦能通經活絡,改善血液循環,對於中風後肢體麻木、癱瘓等症狀也具有一定療效。六歲墨中加入麝香,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患者肢體功能。

六歲墨方中使用烏頭,主要基於其祛風止痛溫經散寒的功效。

烏頭性溫,味辛,入心、肺、脾經,具有散寒止痛、祛風解表、溫經通絡等功效。在六歲墨方中,烏頭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痹引起的疼痛,如關節疼痛、肌肉痠痛等。由於烏頭毒性較強,使用時應嚴格控制劑量,並需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六歲墨」(或稱太歲墨)為解毒消腫之峻劑,主治範圍集中於毒邪壅滯所致的急重實證:

  1. 熱毒瘡瘍:如疔瘡腫毒、咽喉腫痛,因方中山慈菇、大戟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
  2. 經絡閉阻:口眼歪斜、牙關緊急,乃風痰瘀毒阻滯經絡,川烏、草烏辛溫走竄,麝香開竄通絡,可破其壅滯。
  3. 穢毒內侵:如瘴氣、死畜中毒、河豚砒毒等,千金子、文蛤等攻逐穢濁,麝香辟穢化濁,引毒外泄。
    其運用特點為 「內外並治」:內服以通利瀉毒,外用則醋磨塗瘡,直達病所。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解毒攻邪為核心

    • 山慈菇: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為治疔毒要藥。
    • 千金子(續隨子):峻下逐水,破血散結,瀉毒從二便出。
    • 大戟:瀉水逐飲,消癰散結,助毒邪外泄。
    • 文蛤(五倍子):收斂解毒,與攻逐藥相配,防瀉利過猛。
  2. 辛竄通絡以開閉

    • 川烏、草烏:溫經散寒,祛風除濕,開痹止痛,峻烈之性可破沉痾痼閉。
    • 麝香:芳香走竄,活血通絡,解穢辟惡,助藥力透達全身。
  3. 峻毒與節制並行

    • 方中烏頭、大戟、千金子皆有毒,但配伍 文蛤收斂固護,並以 糯米糊調和,緩和峻烈之性。
    • 通利後溫粥補之:攻邪不傷正,乃「峻藥緩用」之法。
  4. 製劑設計與應用

    • 墨錠劑型:便於保存、攜帶,急症時研磨速服,符合「急救方」特質。
    • 酒磨、醋磨:酒行藥勢助通絡,醋軟堅散結增外治藥效,體現「因症施法」之巧思。

邏輯推演之可能功效延伸

  • 風寒濕邪深伏筋絡之痹痛(借烏頭、麝香之力)。
  • 痰瘀互結之癥瘕積聚(千金子、大戟破瘀消積)。
  • 然此方偏峻,原書已言「化和平為峻險」,宜暫用治標,非久服之劑。

總結:此方以毒攻毒,融「瀉毒、通絡、辟穢」於一體,針對毒壅經閉之急症而設,然其峻烈之性需精準辨證,後世以紫金錠代之,亦屬權衡之舉。

傳統服藥法


山慈菇1兩,千金子1兩,大戟1兩,文蛤2兩(去蟲),麝香1分,川烏2兩,草烏2兩。
解毒止痛。
上為細末,以糯米煮糊搗勻,用模型鑄為1錢重墨狀條塊,陰乾備用。
每服1錠,病重者可連服2錠。通利之後,用溫粥補之。凡療瘡腫毒、口眼歪斜、牙關緊急等症,俱用溫酒磨服;其他一切瘡毒,皆用醋磨搽。
原書按:太歲墨即太乙紫金錠之變方,以二烏、朱砂、雄黃,化和平為峻險,專作外用,不重內服,反不若紫金錠之安全穩妥。故在用本品處,皆代以紫金錠,其收效頗能如理想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臨用宜慎。

相關疾病


牙齦腫脹痛貝爾氏癱瘓咽喉痛顏面神經麻痺牙齒緊閉口張不開

相同名稱方劑


六歲墨, 出處:《外科十三方考》。 組成:山慈菇1兩,千金子1兩,大戟1兩,文蛤2兩(去蟲),麝香1分,川烏2兩,草烏2兩。 主治:解毒止痛。主治:疔瘡腫毒,口眼歪斜,牙關緊急;及山嵐瘴氣,死牛、死馬、河脈中毒,砒毒,咽喉腫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