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肌粉

涼肌粉

LIANG JI FE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23

熱/寒比例

偏寒 (0.52)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6%
脾經 11%
心經 11%
大腸經 11%
肝經 11%
膽經 11%
膀胱經 11%
肺經 5%
腎經 5%
小腸經 5%
胃經
脾經
心經
大腸經
肝經
膽經
膀胱經
肺經
腎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涼肌粉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癢:白芷性微溫,味辛,入肺、胃經。其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癢的功效,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皮膚紅腫、瘙癢、瘡瘍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涼肌粉常用於治療皮膚病,白芷的加入有助於增強其清熱解毒的功效。
  2. 活血化瘀,促進傷口癒合:白芷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營養供應,有利於傷口癒合。涼肌粉中加入白芷,有利於促進皮膚病的癒合,減少疤痕的形成。

涼肌粉中加入藁本,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疏風解表,清熱止癢:藁本性辛溫,入肺經,具有疏風解表、祛風止癢的功效。涼肌粉主要用於治療風熱襲膚引起的皮膚瘙癢、紅腫等症狀,藁本可以疏散外邪,清熱解毒,從根本上解決皮膚問題。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涼肌粉中包含其他清熱解毒、涼血止癢的藥物,藁本可以與之協同作用,增強藥效。例如,藁本與金銀花、連翹等藥物配合,可以更好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涼肌粉中添加苦參,主要基於其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的功效。

苦參性寒,味苦,歸肺、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癢、殺蟲止痛之效。涼肌粉主要用於治療濕熱所致的皮膚瘙癢、濕疹、蕁麻疹等症,而苦參的清熱燥濕、殺蟲止癢作用正好可以針對這些病症。

此外,苦參還能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進一步消炎止癢,改善皮膚狀況。因此,將苦參加入涼肌粉中,有助於增強藥效,更有效地治療相關皮膚疾病。

涼肌粉中包含黃連,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黃連味苦寒,歸心、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癢、解毒消腫的功效。

涼肌粉主要用於治療濕熱所致的皮膚病,如濕疹、痱子、皮炎等。黃連可以清熱燥濕,抑制病菌生長,並減輕皮膚炎症,同時還可以止癢,起到緩解皮膚瘙癢的作用,因此成為涼肌粉中重要的藥材之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涼肌粉傳統功效分析
此方主治「小兒身熱、夏月伏暍(暑熱)、遍身赤痱」,成因多為暑熱挾濕鬱於肌表,導致毛孔壅塞、熱毒外發成痱。古代醫家取其「清熱燥濕、疏風止癢」之效,以外用撲粉形式直接作用肌膚,既能吸收濕濁,又能透散鬱熱,契合小兒腠理疏薄、藥物不宜過攻的特性。

組成藥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清熱燥濕

    • 黃連、苦參:苦寒之性,擅清熱解毒、燥濕止癢,針對痱子紅腫熱癢之本。
    • 蛤粉(非原方主藥但配伍關鍵):質地細膩,能吸附皮膚濕濁,輔助乾爽肌膚。
  2. 疏風透表

    • 白芷、藁本:辛溫芳香,開泄腠理、驅風透熱,助暑濕外散,緩解毛孔鬱閉。
    • 楓葉(楓香葉):傳統用其疏風活血,亦能輕宣表邪,協同白芷透達肌表。
  3. 外用協同效應

    • 諸藥研末後,經生絹袋撲灑,既避免粗粒刺激,又使藥粉均勻附著。
    • 「浴後使用」設計,趁毛孔開張時用藥,增强滲透,同時利用粉劑吸濕特性,阻斷濕熱相搏之病機。

整體配伍思維
此方以「清、透、收」為核心:黃連、苦參清熱降火,白芷、楓葉開表透邪,藁本引藥達表,蛤粉斂濕固表。全方外治避開小兒內服藥之顧慮,體現中醫「就近祛邪」與「給邪出路」的治法智慧。

傳統服藥法


白芷、楓葉、藁本、苦參、黃連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用三錢,以蛤粉二大塊同為細末,入生絹袋子。
每浴了,以撲身遍令勻。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涼肌粉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汗疹

相同名稱方劑


涼肌粉, 出處:《衛生總微》卷三。 組成:白芷、楓葉、藁本、苦參、黃連各等分。 主治:小兒身熱,夏月伏暍,遍身生赤痱子。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