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絲膏

小金絲膏

XIAO JIN SI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偏熱 (1.22)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8%
肝經 22%
肺經 14%
心經 14%
腎經 8%
大腸經 6%
胃經 6%
脾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大腸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小金絲膏中加入白膠香,主要原因有二: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白膠香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2. 促進傷口癒合: 白膠香亦有生肌止痛、消炎止癢的作用,能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感染。對於外傷引起的創傷,可加速傷口修復,減少疤痕形成。

因此,白膠香在小金絲膏中,能發揮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的功效,是該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小金絲膏中添加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乳香性溫,味辛,歸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小金絲膏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筋骨疼痛等,乳香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緩解疼痛,同時也能促進骨折癒合。
  2. 消炎止癢,生肌斂瘡: 乳香還有一定的消炎止癢、生肌斂瘡的功效。小金絲膏也常用於治療皮膚病,如溼疹、皮炎、瘡瘍等,乳香的消炎止癢作用可以減輕皮膚炎症,促進傷口癒合。

小金絲膏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沒藥性溫,味苦辛,入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其有效成分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流通,加速瘀血消散,緩解疼痛。
  2. 生肌收口,促進傷口癒合:沒藥亦具生肌收口之效,能促進傷口組織再生,加速癒合。其樹脂成分可形成保護膜,避免傷口感染,促進傷口快速修復。

因此,小金絲膏中加入沒藥,可有效促進傷口癒合,緩解疼痛,達到治療目的。

小金絲膏中加入蜂蠟,主要原因有二:

  1. 黏合作用: 蜂蠟具有良好的黏性,可將其他藥材緊密黏合,形成膏狀,方便塗抹及敷貼於患處,並有助於藥物長時間貼附於皮膚,持續發揮藥效。
  2. 保護作用: 蜂蠟形成薄膜,可隔絕外界空氣及細菌,有助於保護患處,防止感染,同時也能防止藥物揮發,維持藥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小金絲膏」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小金絲膏」主治「瘡疖腫毒」,即皮膚瘡瘍、癰腫、疔毒等局部化膿性感染。其劑型為外用膏貼,透過直接敷貼患處,達到消腫止痛、排膿生肌之效。

二、組成藥物分析與治療原理

方中諸藥多為樹脂類,具黏合、收斂、消腫之性,共奏拔毒散結、活血定痛之功。

  1. 瀝青(松脂)

    • 性味苦甘溫,入肝、脾經。
    • 傳統功效:燥濕殺蟲、生肌止痛,外用治癰疽瘡瘍,能拔毒排膿,促進瘡口癒合。
  2. 白膠香(楓香脂)

    • 性味辛微苦平,入脾、肝經。
    • 傳統功效:活血涼血、解毒止痛,善治癰腫金瘡,能消散瘡毒並止血。
  3. 乳香

    • 性味辛苦溫,入心、肝、脾經。
    • 傳統功效:活血行氣、消腫生肌,外用可減輕瘡瘍腫痛,促進組織修復。
  4. 沒藥

    • 性味苦平,入肝經。
    • 傳統功效:散瘀止痛、斂瘡防腐,與乳香相須為用,增強活血消腫之效。
  5. 黃蠟

    • 性味甘淡平,入脾、胃經。
    • 傳統功效:賦形固膏,兼能收斂瘡口,保護創面。
  6. 香油(麻油)

    • 性味甘涼,入大腸經。
    • 傳統功效:潤膚解毒,作為溶劑使藥物黏附成膏,兼緩和諸藥燥性。

三、組方邏輯與作用機理

  1. 拔毒透膿:瀝青、白膠香為君,穿透瘡毒,促膿液外泄。
  2. 活血散結:乳香、沒藥為臣,行氣血而消腫痛,改善局部瘀滯。
  3. 固形成膏:黃蠟、香油為佐使,使膏體柔軟易貼,延長藥效停留。
    • 製法「扯千遍」增強膏藥黏性與延展性,使其緊密貼合患處。

四、推論可能功效

此方為典型外用「箍圍藥」,藉樹脂類藥物黏滯之性,形成藥膜以:

  • 限制毒邪擴散:封閉瘡口,防止感染蔓延。
  • 促進膿毒排出:瀝青、白膠香拔毒,加速瘡熟潰破。
  • 緩解疼痛:乳香、沒藥活血化瘀,改善局部氣血壅滯所致腫痛。

適用於瘡瘍初起未潰(促消散)或已潰膿未盡(助排膿)之階段。

傳統服藥法


瀝青2兩,白膠香2兩,乳香2錢,沒藥1兩,黃蠟3錢。
以香油3錢,同熬至滴下不散,傾入水中,扯千遍收貯。
每捻作餅,貼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小金絲膏, 出處:《本草綱目》卷三十四。 組成:瀝青2兩,白膠香2兩,乳香2錢,沒藥1兩,黃蠟3錢。 主治:瘡癤腫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