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補血加蔥白湯

當歸補血加蔥白湯

DANG GUI BU XUE JIA CONG BA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0.0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8%
脾經 17%
心經 17%
三焦經 10%
腎經 10%
大腸經 10%
胃經 7%
肝經 7%
肺經
脾經
心經
三焦經
腎經
大腸經
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當歸補血加蔥白湯」中包含「當歸」,是因為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此方以當歸為主藥,用於治療血虛所致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心悸失眠、月經不調、痛經等症。

蔥白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散寒解毒、通陽開竅的功效。與當歸搭配使用,可增強補血活血的效果,並能緩解因血虛引起的畏寒肢冷等症狀。

「當歸補血加蔥白湯」方劑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氣助血: 黃耆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生津養血的功效。與當歸配伍,既能補血,又能補氣,相輔相成,增強補血效果。
  2. 調和藥性: 當歸偏於滋陰,而黃耆則偏於補陽,二者相配,可以起到陰陽調和的作用,避免單用當歸補血過度,導致氣虛乏力。

「當歸補血加蔥白湯」中加入蔥白,乃取其辛溫發散之性,與當歸補血、活血之效相輔相成。

蔥白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發散風寒、解表散寒、宣通鼻竅之功效。與當歸補血溫經之性相配,可增強補血活血之效,並能緩解因氣血不足所致的畏寒、四肢冰冷等症狀,達到溫補兼顧之效。

此外,蔥白亦能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進一步增強補血效果,使藥效更為顯著。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治「産後無乳」,屬中醫婦科「缺乳」範疇。古代醫家認為,産後氣血虛弱或經脈壅滯,均可導致乳汁生化不足或運行不暢。方名「當歸補血加蔥白湯」直接點明其核心作用:以當歸、黃耆補益氣血為基礎,佐蔥白通陽散結,共奏「補氣生血、通絡下乳」之效。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黃耆(1兩)

    • 重用黃耆為君藥,取其「甘溫益氣」之性。金元醫家李東垣提出「當歸補血湯」(黃耆:當歸=5:1)中,黃耆量大能鼓舞氣血生化,氣旺則血生,間接促進乳汁化生。此方比例亦沿用此思路。
  2. 當歸(2錢)

    • 當歸為血中氣藥,補血兼能活血。産後多血虛夾瘀,當歸既補已虧之血,又防氣滯血瘀,與黃耆協調「氣血雙補」,為乳汁生成提供物質基礎。
  3. 蔥白(10根)

    • 蔥白性辛溫,歸肺胃經,具「通陽宣竅、解散風寒」之功。在此方中,其作用有三:
      • 通絡行滯:辛散之性疏通乳絡,解決「氣血壅滯」導致的乳汁不下。
      • 引藥上行:蔥白輕浮升散,能載藥力上行至乳房,針對性發揮作用。
      • 激發胃氣:《內經》云「乳頭屬肝,乳房屬胃」,蔥白醒脾開胃,助氣血生化之源。

整體治療原理

此方以「補氣生血為主,通絡宣散為輔」:

  • 氣血充盛:黃耆、當歸補益氣血,從根本改善産後氣虛血弱狀態,使乳汁化生有源。
  • 經絡通暢:蔥白辛散走竄,破除經脈鬱滯,使乳汁得以順利輸布。
  • 標本兼治:既補虛又通滯,符合産後「多虛多瘀」的病理特點,尤其適用於氣血不足兼輕微氣滯(如乳房脹感不明顯但乳汁稀少)者。

延伸思考

此方結構簡潔,與「當歸補血湯」相比,加入蔥白強化了「通陽」之力,反映出古代醫家對産後缺乳「虛中夾滯」病機的認識。若氣滯嚴重(如乳房脹痛明顯),臨床或可加柴胡、漏蘆等疏肝通乳藥,以適應證候變化。

傳統服藥法


當歸2錢,黃耆1兩,蔥白10根。
上銼。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產後7天內服用,以防傷及正氣。
  • 本方不宜與溫熱性藥物同用。

相同名稱方劑


當歸補血加蔥白湯, 出處:《濟陰綱目》卷十四。 組成:當歸2錢,黃耆1兩,蔥白10根。 主治:産後無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