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柏漿

HUANG BAI JI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

寒性指數

37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17%
心經 13%
胃經 13%
腎經 12%
肝經 8%
膽經 8%
膀胱經 8%
脾經 8%
小腸經 4%
心包經 4%
肺經 0%
大腸經
心經
胃經
腎經
肝經
膽經
膀胱經
脾經
小腸經
心包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黃柏漿方劑中包含黃柏,主要原因有二:

一、清熱燥濕: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其可有效抑制濕熱之邪,並清除體內積熱,達到治療濕熱下注、小便不利、帶下病等症狀。

二、殺蟲止癢:黃柏亦具殺蟲止癢之效,可治療濕疹、瘡瘍等皮膚病。在黃柏漿中,黃柏可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加強其療效,達到治療濕熱所致皮膚病的目的。

黃柏漿方劑中包含黃連,主要基於兩者藥性相輔相成的特性:

  1. 瀉火清熱,共奏清熱解毒之效: 黃柏性寒,善於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黃連亦性寒,擅長清心火,瀉胃火,並有抗菌消炎之效。兩者相配,共奏清熱解毒之功,對於熱毒熾盛、濕熱蘊結之症,可起到協同作用,加強療效。
  2. 寒涼之性,相得益彰: 黃柏與黃連皆屬寒涼藥,在治療熱性病症時,可有效降低體溫,消除炎症,緩解疼痛。兩者合用,可增強藥效,並能更好地控制病情發展。

黃柏漿方劑中包含黃芩,主要基於兩者藥性相輔相成的特性:

1. 清熱瀉火: 黃柏性寒,善於清熱瀉火,主治熱毒熾盛所致的發熱、口渴、尿赤等症;而黃芩亦具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能與黃柏相得益彰,增強清熱解毒之力。

2. 燥濕止癢: 黃柏兼具燥濕止癢之效,能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皮膚濕疹、瘙癢等症;黃芩亦有燥濕止癢的作用,兩者合用,可增強燥濕止癢之力,達到更好的療效。

黃柏漿方劑中加入淡竹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利尿: 黃柏性寒,擅長清熱燥濕,而淡竹葉性寒涼,亦能清熱利尿,二者相合,可加強清熱利尿之效,適用於濕熱蘊結、小便不利等症。
  2. 解毒涼血: 黃柏具有一定的解毒功效,而淡竹葉能涼血止血,二者合用,可增強解毒涼血之效,適用於熱毒熾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病症。

因此,淡竹葉的加入,可謂相輔相成,使黃柏漿的藥效更加全面,更好地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黃柏漿」以黃柏、黃連、黃芩、淡竹葉四味中藥組成。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是方劑的功效。

淡竹葉:性寒,味甘,歸心、小腸、腎三經。具有清熱瀉火、清心降火、利尿消腫、生津止渴、利水滲濕等作用。水腫尿少、黃疸尿赤等症狀都可以使用淡竹葉治療。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因此黃柏可治療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瘡瘍腫毒、濕疹瘙癢等症狀。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等症狀都可以使用黃連治療。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血熱吐衄、肝臟和膽囊疾病等,都可以使用黃芩治療。

總結:中藥方劑「黃柏漿」的組成是黃柏、黃連、黃芩、淡竹葉。主要用於治療眼睛看東西時,好像看到兩個,或者像蒼蠅的翅膀,或者像飄蕩的絲線。

傳統服藥法


黃柏1兩,鵝梨3顆,黃連(去須)1兩1分,黃芩(去黑心)3分,竹葉半兩。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以水2升,煎至半升,去滓,納新瓷瓶中,加龍腦半分調和。每夜以銅箸點眼。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及過敏體質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黃柏漿,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九。 組成:黃柏1兩,鵝梨3顆,黃連(去須)1兩1分,黃芩(去黑心)3分,竹葉半兩。 主治:眼看物如兩般,或如蠅翅,或如遊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