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柏飲子

黃柏飲子

HUANG BAI YIN ZI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47

熱/寒比例

極寒 (0.02)

複方歸經比例

膀胱經 33%
大腸經 33%
腎經 33%
膀胱經
大腸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黃柏飲子中包含黃柏,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燥濕: 黃柏味苦寒,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其苦寒之性可清泄體內熱邪,燥濕之性可祛除濕邪,用於治療濕熱蘊結、下焦濕熱等症。
  2. 瀉火除煩: 黃柏還可清降心火,瀉火除煩,用於治療心煩失眠、口舌生瘡等症。

總而言之,黃柏在黃柏飲子中扮演著清熱燥濕、瀉火除煩的重要角色,與其他藥材配合,可有效治療濕熱蘊結、下焦濕熱、心煩失眠等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黃柏飲子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專治「天行口瘡」,即指因外感時行疫氣(如疫癘之邪)或體內熱毒上攻所致之口腔潰瘍。古代醫家認為,此類口瘡多與濕熱或火毒蘊結於心脾相關,症見口腔黏膜紅腫潰爛、疼痛難忍,甚則影響飲食。黃柏以其苦寒之性,能直折火勢、清熱燥濕,契合「熱者寒之」的治療原則。

組成與治療原理探討:

  1. 黃柏為主藥
    黃柏性味苦寒,歸腎、膀胱、大腸經,傳統用於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其苦寒之性可清解三焦濕熱,尤擅清下焦之熱,但此方外用於口瘡,乃取其「毒火外泄」之理。黃柏所含小檗鹼等成分,現代研究顯示具抗菌、抗炎作用,與古代「解毒」功效相呼應。

  2. 蜜漬法之用意

    • 緩和藥性:蜂蜜甘平,能緩和黃柏過於苦寒傷津之弊,同時潤澤黏膜,減輕潰瘍疼痛。
    • 增效載藥:蜂蜜本身具輕微抑菌與促進組織修復作用,漬製後可能促進黃柏有效成分溶出,增強局部療效。
    • 外治之理:直接「嚼柏汁漬瘡」屬中藥外治法中的「含漱」與「敷貼」結合,使藥力直達病所,避免內服苦寒傷胃。

邏輯推理與方義延伸
此方組成簡潔,體現「單方驗方」的特色,其治療原理可歸納為:

  • 清熱為主:黃柏針對口瘡之熱毒本質,以寒制熱,抑制局部火毒蔓延。
  • 燥濕為輔:若口瘡伴黏膩滲液(濕熱證),黃柏能燥濕收斂,促進瘡面癒合。
  • 外治捷徑:透過黏膜直接吸收,避開脾胃運化,迅速發揮藥效,符合「急則治標」原則。

綜論
黃柏飲子雖僅單味藥,但透過炮製(蜜漬)與給藥方式(外漬)的設計,強化了清熱解毒的針對性,展現中醫「簡便效廉」的外治理念。其功效邏輯緊扣「濕熱火毒」之病機,以寒涼清解、局部作用為核心,正是古代處理天行口瘡的實用手段。

傳統服藥法


黃柏(薄切小片)。
蜜漬1宿。嚼柏汁漬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口腔炎及相關病灶口瘡嘴破口角炎

相同名稱方劑


黃柏飲子, 出處:《傷寒總病論》卷三。 組成:黃柏(薄切小片)。 主治:天行口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