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雌雞索餅

黃雌雞索餅

HUANG CI JI SUO BI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47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47.0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5%
脾經 25%
腎經 25%
肺經 16%
肝經 8%
心經
脾經
腎經
肺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黃雌雞索餅方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陽散寒,助陽起痿:肉桂味辛甘,性熱,具有溫陽散寒、補火助陽的功效。雞肉性平,味甘,有助於滋陰補虛。兩者結合,可溫補脾腎,助陽氣,對於陽虛體寒、腎虛陽痿等症狀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2. 溫脾止瀉,行氣止痛:肉桂亦能溫脾止瀉,行氣止痛,對於脾胃虛寒、脘腹冷痛、食少便溏等症狀也有幫助。此方中加入肉桂,可有效提升藥效,增強溫脾止瀉,行氣止痛的作用。

黃雌雞索餅方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健脾利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黃雌雞索餅多以健脾益氣、補虛止瀉為目的,茯苓可助其健脾利濕,改善脾胃運化功能,促進食物消化吸收。
  2. 利水消腫: 茯苓能利水消腫,對於脾虛濕盛、水濕停滯所致的腹脹、水腫等症狀有改善作用。黃雌雞索餅若用於治療脾虛水腫等病症,茯苓的利水消腫功效則能起到輔助作用,增強方劑的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黃雌雞索餅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五噎」,即古代所指的五種噎塞症狀(氣噎、食噎、勞噎、憂噎、思噎),患者表現為飲食難下、咽喉阻塞感,兼見形體瘦弱、氣力不足。此證多因脾胃虛弱、氣機不暢或痰濕阻滜所致,方中以溫補與健脾結合,緩解噎塞並滋養氣血。

組成與邏輯推理

  1. 黃雌雞(炒作臛)

    • 性味甘溫,歸脾、胃經,古代視為補虛佳品。《食療本草》載其能「補髓添精,助陽氣,止泄精」,善治虛損消瘦、中氣不足。此處以雞肉熬羹(臛),取其溫補脾胃、滋養氣血之力,針對「瘦弱無力」之虛象。
  2. 麵(半斤)

    • 小麥麵性涼,但製成「索餅」(細麵條狀)後易消化,能健脾益氣,《本草拾遺》言其「補虛,實人膚體,厚腸胃」。結合雞肉之補性,麵餅作為主食載藥,兼顧營養與藥效。
  3. 桂枝末(一分)

    • 辛甘溫,歸心、肺、膀胱經,具溫通陽氣、散寒解表之效。此方用量極輕(一分),意在微助陽氣運行,宣通上焦氣機,緩解「喉中妨塞」之氣滯,避免過燥傷陰。
  4. 茯苓末(一兩)

    • 甘淡平,歸心、脾、腎經,主滲濕健脾、寧心安神。其用量較重,一則健脾以助運化,改善噎塞根源之濕阻;二則利水滲濕,防雞肉與麵食之滋膩礙胃。

治療原理

  • 標本兼顧:以黃雌雞補虛為君,針對「瘦弱無力」;茯苓健脾滲濕為臣,治痰濕阻滯之「飲食不下」;桂枝輕用為佐,助陽通氣以開「喉中妨塞」。麵餅為使,和胃載藥,共奏補而不滯之效。
  • 食療結合藥治:全方以食物(雞、麵)為主,藥材(桂、苓)為輔,符合古代「藥食同源」思想,緩和調理脾胃氣機,適於虛中夾滯之噎證。

此方邏輯清晰,補瀉並行,溫而不燥,適合長期虛損兼輕度氣滯濕阻者,展現中醫「以通為補」的配伍智慧。

傳統服藥法


黃雌雞隨多少(炒,作臛)面半斤,桂末1分,茯苓末1兩。上以桂末、茯苓末,和面搜作索餅,熟煮,兼臛食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神經性厭食症

相同名稱方劑


黃雌雞索餅,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六引《食醫心鑑》。 組成:黃雌雞随多少(炒,作臛)、面半斤,桂末1分,茯苓末1兩。 主治:五噎。飲食不下,喉中妨塞,瘦弱無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