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肺散

PING FE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峰》卷十一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3.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7%
腎經 27%
胃經 9%
膀胱經 9%
心經 9%
脾經 9%
肺經 9%
肝經
腎經
胃經
膀胱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平肺散中加入枸杞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滋陰潤肺: 枸杞子味甘性平,歸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腎、益精明目、養肝益氣的功效。對於肺陰不足、燥熱咳嗽等症狀,枸杞子能滋養肺陰,緩解肺燥,起到潤肺止咳的作用。
  2. 增強免疫力: 枸杞子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如多醣、維生素C等,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抵抗力,有助於預防和治療呼吸道感染。對於肺部疾病患者,枸杞子可以幫助提高抵抗力,促進疾病的恢復。

平肺散中加入覆盆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解毒,止咳平喘:覆盆子性涼,味甘酸,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平喘之效。對於肺熱咳嗽、痰多黃稠、氣喘等症狀,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2. 補腎益精,固精止遺:覆盆子同時也具有補腎益精、固精止遺的功效。對於因腎虛所致的肺虛咳嗽、氣短乏力等症狀,也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因此,在平肺散方劑中加入覆盆子,不僅能清熱解毒、止咳平喘,更能補腎益精,從多方面改善肺部疾患。

平肺散中加入茴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肺散寒: 茴香性溫,味辛,入脾、肝、腎經,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對於肺寒咳嗽、痰多清稀、胸悶氣短等症,茴香能溫肺散寒,化痰止咳,改善呼吸道症狀。
  2. 行氣止痛: 茴香能疏肝理氣,行氣止痛,對於因寒邪阻滯導致的胸痛、腹痛等症,茴香能緩解疼痛,促進氣血流通。

綜上,平肺散中加入茴香,既能溫肺散寒,又能行氣止痛,有助於改善肺部寒邪阻滯、氣血運行不暢等症狀。

主治功效


平肺散主治功效分析

平肺散,由枸杞子、覆盆子、茴香組成。原方主治:肺胃受寒,咳嗽上氣,涎痰不利,咯唾涎沫,胸滿氣逆,喘鳴肩息,咽乾噎氣,語聲嘶破,身體疼煩,時發寒熱。

從多篇古文醫案記載分析,「人參平肺散」多次被醫家引用,主治功效及加減應用包括:

1. 肺痿、咳嗽:

  • 多篇文獻指出人參平肺散可用於治療「心火克肺」所致的肺痿,症見咳嗽喘嘔,痰涎壅盛,胸膈痞滿,咽嗌不利。
  • 《仁齋直指方論》及《証治準繩‧女科》皆提到「肺痿」的治療,其中「虛者,用人參平肺散治之」。
  • 《証治準繩‧女科》薛己提出「面赤喘嗽,火克肺也,人參平肺散」。

2. 喘證:

  • 《証治準繩‧女科》提到「發熱喘嗽,或咳唾膿血,飲食不入,急補脾肺,滋腎水,多有得生者。脈浮大而面色赤者皆難治,脈浮短澀者可療。」,隨後提到「夏間火邪剋金,用人參平肺散」。
  • 《瘍醫大全》記載「癰疽喘急,恍惚嗜臥,此心火刑肺金,宜用人參平肺散,面赤者不治。」
  • 《証治準繩‧幼科》提到「喘嗽面赤,心火刑肺也,用人參平肺散及六味地黃丸」。
  • 《証治準繩‧幼科》薛己認為「心火炎燥,用人參平肺散」。
  • 《証治準繩‧幼科》提出「心火刑金不能生水者,用人參平肺散,亦用滋腎丸」。

3. 其他:

  • 《証治準繩‧幼科》提到「發熱咳嗽者為火刑金,用人參平肺散」。
  • 《証治準繩‧幼科》提及「有心火刑肺而失音者...或用人參平肺散」。
  • 《內科摘要》直接點明「人參平肺散,治心火刑肺金,患肺痿,咳嗽喘嘔,痰涎壅盛,胸膈痞滿,咽嗌不利。」

治療原理:

  • 多篇古文皆指向「心火克肺」或「火克金」的病機,這與原方主治的「肺胃受寒」似乎有所差異。
  • 《本草簡要方》中人參平肺散的藥物組成與原方大相徑庭,包含人參、炙草、地骨皮、茯苓、天門冬、青皮、陳皮、知母、五味子、桑白皮等,更符合「清心火,降肺氣」的治療思路。
  • 推測「平肺散」的治療原理,可能是通過滋陰潤肺、清熱化痰、降氣平喘等作用,改善肺部的病理狀態,進而緩解咳嗽、喘息等症狀。枸杞子、覆盆子滋補肝腎,茴香溫腎散寒,三藥合用,看似與古文醫案清心火的思路不同,但可能意在標本兼治,調理臟腑功能。

總結:

綜合以上分析,平肺散主要用於治療肺系疾病,尤其是與「心火克肺」相關的病症,如肺痿、咳嗽、喘證等。其治療原理可能是通過多種藥物配伍,達到滋陰潤肺、清熱化痰、降氣平喘的效果。然而,原方組成與古文醫案所載之人參平肺散組成差異較大,其確切的藥理作用及臨牀應用仍需進一步研究和驗證。

傳統服藥法


桑斜2兩,枸杞2兩,水蓼2兩,覆盆子2兩,皂兒1兩,茴香1兩,荊二稜1兩。
上為細末。
每服2錢,加生薑1塊,胡桃肉半枚,食後、臨臥與藥同嚼細咽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平和,無明顯毒副作用,但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咳血肩中部肩痛氣喘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肩關節痛咳嗽腹瀉多痰呼吸急促,喉中哮鳴如哨鳴音喉中痰鳴咽喉乾燥眼瞼丹毒

相同名稱方劑


平肺散, 出處:《普濟方》卷一六五引《楊氏家藏方》。 組成:獖豬肉4兩。 主治:痰涎咳嗽。

平肺散, 出處:《雞峰》卷十一。 組成:人參半兩,黃耆半兩,五味子半兩,桑白皮半兩,款冬花半兩,甘草半兩,杏仁半兩。 主治:肺傷唾血。

平肺散, 出處:《禦藥院方》卷五。 組成:禦米殼4兩(銼碎,蜜水和,炒黃),烏梅肉1兩半,訶子皮1兩,人參1兩,貝母(去心)半兩,百合半兩。 主治:久咳嗽。

平肺散, 出處:《雞峰》卷十一。 組成:桑斜2兩,枸杞2兩,水蓼2兩,覆盆子2兩,皂兒1兩,茴香1兩,荊二棱1兩。 主治:肺胃受寒,咳嗽上氣,涎痰不利,咯唾涎沫,胸滿氣逆,喘鳴肩息,咽乾噎氣,語聲嘶破,身體疼煩,時發寒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