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鼠膏

死鼠膏

SI SHU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3

熱/寒比例

偏寒 (0.8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0%
脾經 20%
腎經 20%
心經 10%
膽經 10%
胃經 10%
肝經
脾經
腎經
心經
膽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死鼠膏」方劑中加入「血餘炭」,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引火歸原:血餘炭性寒,能引火下行,將體內積聚的熱邪引導至下焦,並驅逐出體外。此處的「火」指的是熱邪,而非真火。
  2. 活血化瘀:血餘炭能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傷口癒合。對於因外傷或感染引起的疼痛、腫脹等症狀,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綜上所述,「血餘炭」在「死鼠膏」方劑中的作用,主要為引火歸原、活血化瘀,以達到治療效果。

死鼠膏中加入松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黏著性: 松香具有黏性,可將藥物牢固地黏附在鼠類身上,使其不易甩脫,提高藥物接觸時間和有效性。
  2. 防腐性: 松香具有防腐作用,可以防止藥膏腐敗變質,延長其有效期,並降低藥物污染的風險。

此外,松香的氣味也有一定的驅鼠作用,有助於達到更佳的滅鼠效果。

死鼠膏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鼠疫等疾病,其組成中包含鉛丹。鉛丹,化學成分為二氧化鉛,具有一定的毒性,但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解毒、消腫的作用。古代中醫師在製方時,常常融合陰陽五行的思想,將鉛丹視為邪毒之物的剋星,能夠有效驅除體內的毒素。使用鉛丹的背景與時代息息相關,古人對於某些病症的理解往往基於當時的醫學知識與自然環境,因此選擇鉛丹作為藥材之一。

然而,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人們對透過鉛丹治療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出質疑。鉛的毒性已被廣泛認識,過量攝取可能導致多種健康問題。因此,在現代社會,死鼠膏的使用需謹慎,醫師應依據安全性和科學證據推薦適合的治療方法,而對於鉛丹的使用應格外謹慎,既需考慮其藥用價值,也需顧及患者的整體健康。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死鼠膏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專治「鼠瘻」,即古代對淋巴結結核(瘰癧)或慢性潰瘍瘺管的稱呼,多因氣血瘀滯、痰毒凝聚所致。其特徵為皮下結塊潰爛、久不癒合,甚至形成竇道流膿。死鼠膏外貼患處,旨在拔毒生肌、斂瘡排膿。

二、組成與治療原理

  1. 君藥:死鼠

    • 中醫「以形治形」思維,取鼠類穿行孔竅之性,用於通瘻排膿。鼠肉經油煎後化為黏稠脂質,具黏附拔毒之效,或能吸附瘡口腐穢。
  2. 臣藥:亂髮(血餘炭)

    • 髮為血之餘,煅炭後(方中雖未明言製法,但古法多先煅用)性澀,能止血生肌、收斂瘡口。其炭質結構可吸附滲液,促進組織修復。
  3. 佐藥:松脂

    • 松脂性溫燥,具殺蟲燥濕、止痛生肌之功,可抑制瘡瘍寄生蟲或微生物(古稱「蟲毒」)。其黏性助膏藥貼附,形成保護層。
  4. 使藥:黃丹(鉛丹)

    • 炒黃後毒性略減,外用能殺蟲解毒、促進瘡面乾燥結痂。其礦物質成分可收斂創面,與油脂結合後成膏,延緩藥效釋放。

三、配伍邏輯

  • 油煎提萃:以油脂(1斤)文火煎鼠、髮,溶解動物性有效成分,並透過綿濾去渣,確保膏體細膩無刺激。
  • 協同拔毒:松脂與黃丹強化殺菌斂瘡,輔以鼠、髮的腐蝕吸附力,形成「破—斂」雙向作用,先排除瘻管膿腐,後促進新生。
  • 物理保護:膏藥覆蓋患處,隔絕外邪,保持瘡口濕潤而不潰爛(符合中醫「煨膿長肉」理念)。

四、中醫理論延伸
此方體現「穢毒攻穢毒」思維,死鼠、亂髮皆為穢濁之物,反用以攻瘻管穢滯,屬「同氣相求」治法。另暗含「血肉有情之品」概念,動物藥因其生物活性,被認為更易深入人體組織發揮作用。

傳統服藥法


死鼠1枚(中形者),亂發2兩,松脂3兩,黃丹3兩(炒令黃色)。
上藥用油1斤,以文火煎鼠、發,候消,以綿濾去滓,同入鐺中;然後下松脂、黃丹,以柳木蓖攪令勻,膏成,於瓷器中盛。
每用塗貼,日2易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使用。

相同名稱方劑


死鼠膏, 出處:《聖惠》卷六十六。 組成:死鼠1枚(中形者),亂發2兩,松脂3兩,黃丹3兩(炒令黃色)。 主治:鼠瘻。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