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毒膏

回毒膏

HUI DU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同夀錄》卷末

熱性指數

3

寒性指數

24

熱/寒比例

極寒 (0.1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7%
脾經 18%
腎經 18%
心經 9%
膽經 9%
大腸經 9%
胃經 9%
肝經
脾經
腎經
心經
膽經
大腸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回毒膏中加入麻油,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潤滑作用: 麻油性滑,能有效地促進藥物滲透至肌膚,加速藥效發揮,並減少藥物對皮膚的刺激。
  2. 滋潤作用: 麻油具滋潤功效,能改善患處乾燥狀況,減少因乾燥引起的搔癢及疼痛,提升患者的舒適度。

此外,麻油也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有助於減輕炎症反應,加速傷口癒合。

回毒膏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由於外傷或毒素引起的疼痛和腫脹。其組成中包含馬錢子,這是因為馬錢子具有獨特的藥理作用。馬錢子含有的生物鹼成分,尤其是裏美戊啶(strychnine)和苯乙胺(brucine),具有強烈的鎮痛和抗炎作用,能夠有效緩解疼痛並促進損傷部位的康復。

此外,馬錢子的活血化瘀效果也能改善血液循環,幫助體內的毒素排出,減輕局部腫脹。在中醫理論中,馬錢子可用於驅邪拔毒,符合回毒膏的藥效定位。雖然馬錢子在使用時需謹慎,因其具有一定的毒性,但在正確的劑量和配方中,它能有效協同其他組成藥材,發揮出最佳的療效,從而幫助患者減輕痛感、消腫以及促進恢復。

回毒膏中加入血餘炭,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活血止痛: 血餘炭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可針對瘡瘍腫毒、跌打損傷等症狀。回毒膏主要用於治療外傷感染、皮膚潰瘍等病症,血餘炭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抑制感染,而活血止痛則能減輕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2. 引血下行,消腫生肌: 血餘炭入血分,具有引血下行,消腫生肌的作用。在回毒膏中,血餘炭可以將積聚在患處的熱毒引流排出,加速組織修復,促進傷口癒合。

回毒膏是一種中藥外用方劑,主要用於消腫止痛、解毒等。然而,其成分中包含鉛丹(鉛白、硫化鉛),這在傳統中醫中有一定的歷史應用。鉛丹的主要作用是清熱解毒、燥濕止痛,對於某些皮膚病、癤腫、及毒蛇咬傷等有較好的療效。在傳統中醫理論中,鉛丹的屬性屬於寒性,能夠對抗體內的熱毒,促進傷口癒合。

但需要注意的是,鉛丹屬於重金屬成分,長期或不當使用可能引起中毒反應,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因此,現代使用此類中藥時,必須謹慎,並確保劑量安全。此外,隨著醫學的進步,許多傳統成分逐漸被替代,更安全的藥物選擇也開始出現。因此,對於回毒膏中的鉛丹成分,應有充分的評估和法律監管,以保護使用者的健康。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回毒膏》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回毒膏》主治「痘後瘡毒」,即痘瘡(天花或水痘)痊癒後殘留的瘡癤、膿腫或熱毒未清之症。此方透過外用貼敷,旨在拔毒斂瘡、消腫生肌,促進痘瘡後期皮膚潰爛或感染之癒合。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麻油(4兩)

    • 作用:麻油性涼潤滑,能滋潤肌膚、清熱解毒,為古代膏劑常用基底,有助藥物滲透並緩和刺激。
    • 原理:其油脂特性可軟化瘡痂,防止瘡毒鬱結,兼緩解局部燥熱。
  2. 番木鱉(1兩,去毛)

    • 作用:番木鱉(馬錢子)有大毒,但經油炸後毒性稍減,外用能散結消腫、通絡止痛。
    • 原理:其苦寒之性可清熱攻毒,針對痘後熱毒壅滯成瘡,藉其峻烈之性破結化瘀。
  3. 壯人頭髮(3兩)

    • 作用:頭髮煅燒後成「血餘炭」,有止血化腐、生肌斂瘡之效。
    • 原理:「髮為血之餘」,血餘炭能吸附膿液、促進瘡口收斂,配合麻油熬化後增強黏附與修復作用。
  4. 飛丹(2兩,即炒製鉛丹)

    • 作用:鉛丹辛微寒,能拔毒生肌,為傳統膏藥收膏關鍵。
    • 原理:與油脂高溫化合後形成膏體,覆蓋創面以隔絕外邪,其礦物成分可乾燥膿瘡、加速癒合。

三、配伍邏輯與整體機理

此方以「清熱解毒+拔毒生肌」為主軸:

  • 麻油+番木鱉:先以麻油炸番木鱉,取其清熱散結之力,同時減緩毒性。
  • 頭髮+鉛丹:後續加入頭髮熬化,轉為血餘炭之吸附性,再以鉛丹收膏,形成物理性保護層。

治療原理:透過油脂與礦物粉的結合,形成膏藥的「封閉+滲透」作用,既能拔除殘餘熱毒,又能促進瘡面癒合,適用於痘後膿瘡久不收口之證。

四、中醫理論延伸

此方體現「煨膿長肉」思想,藉膏藥外貼刺激局部氣血流通,使瘡毒外透。番木鱉雖毒,但與他藥配伍後,以毒攻毒,針對頑固瘡瘍;而血餘炭與鉛丹的收斂特性,平衡了番木鱉的峻烈,整體達成「攻邪不傷正」之效。

(分析完結,無現代應用建議)

傳統服藥法


麻油4兩,番木鱉1兩(去毛),壯人頭髮3兩,飛丹2兩。
番木鱉入麻油中煎枯,撈出木鱉,入壯人頭髮熬化,候滴水成珠,加飛丹收成膏。
貼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回毒膏, 出處:《同夀錄》卷末。 組成:麻油4兩,番木鱉1兩(去毛),壯人頭發3兩,飛丹2兩。 主治:痘後瘡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