礬灰散

礬灰散

FAN HU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15

熱/寒比例

偏熱 (1.6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9%
肺經 24%
肝經 17%
腎經 11%
心經 5%
膀胱經 5%
大腸經 5%
脾經
肺經
肝經
腎經
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礬灰散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其以下兩種作用:

  1. 燥濕止癢: 白礬性寒,味酸澀,入肺、脾經,具有燥濕止癢、收斂生肌之效。對於濕熱所致的皮膚病,如濕疹、皮炎等,白礬能有效去除濕氣,止癢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2. 解毒殺菌: 白礬具有較強的殺菌作用,能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對於皮膚感染、潰瘍等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同時,白礬也能解毒消腫,對於毒蛇咬傷、蟲咬傷等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總而言之,白礬在礬灰散中發揮著燥濕止癢、解毒殺菌的重要作用,為藥方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礬灰散中加入海螵蛸,主要基於其止酸、止嘔、收斂止血的功效。

海螵蛸為烏賊的內骨,性寒、味鹹,入肝、胃經。其具有收斂止血、制酸止痛、鎮驚安神等功效。在礬灰散中,海螵蛸主要起到收斂止血、制酸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能有效緩解胃酸過多、嘔吐等症狀,達到治療胃病的目的。

礬灰散中加入肉桂,主要是為了其溫陽散寒、補火助陽的功效。

  • 溫陽散寒: 肉桂味辛性熱,能溫補腎陽,驅散體內寒邪,對於寒性體質導致的陽虛症狀,如手足冰冷、腰膝酸軟、面色蒼白等,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 補火助陽: 肉桂亦能溫補命門之火,增強人體陽氣,對於陽氣不足導致的陽痿早洩、宮寒不孕等問題,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

此外,肉桂與礬灰散中的其他藥材,如礬石、牡蠣等,共同作用,能更好地達到溫陽散寒、固澀止瀉的療效。

礬灰散中加入橘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燥濕:橘皮味辛、苦,性溫,歸肺、脾經。具有理氣解鬱、燥濕化痰之效。礬灰散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結,導致的皮膚濕疹、瘡瘍等病症。橘皮可以疏肝理氣,燥濕止癢,配合礬灰散中的其他藥物,達到清熱燥濕、消腫止癢的效果。
  2. 調和藥性:礬灰散中含有寒涼藥物,例如礬石等。橘皮性溫,可以調和藥性,防止藥物過寒,以免損傷脾胃。同時,橘皮的香氣,也有助於緩解藥物的苦味,提高患者的服藥依從性。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礬灰散之傳統功效主治

礬灰散專治「骨鯁在喉中不出」,此症乃異物(如魚骨、細骨等)卡阻咽喉,導致局部疼痛、吞嚥困難,甚則氣道不暢。古代醫家以本方外用含咽、內服酒調,雙途併進,旨在軟堅消鯁、促異物排出。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分析

1. 白礬灰(煅白礬)

  • 特性:酸澀、收斂,煅後燥性更強。
  • 作用:煅白礬具腐蝕軟堅之效,能分解骨鯁表面組織,減其堅硬;其收斀性可緩解局部腫脹,助異物鬆脫。

2. 烏賊魚骨(海螵蛸)

  • 特性:鹹、微溫,質輕鬆多孔。
  • 作用:一能吸附黏膜分泌物,減少滑膩;二可磨蝕骨鯁稜角(古人認為其「能消骨鯁」),配合白礬協同軟化。

3. 桂心(去粗皮)

  • 特性:辛溫香竄,通血脈。
  • 作用:溫通咽喉局部氣血,緩解攣急疼痛,助藥力滲透;其辛香之性亦能刺激黏膜,促發噴嚏(蓋覆納鼻用之)。

4. 陳橘皮(焙)

  • 特性:苦辛溫,理氣化痰。
  • 作用:行氣化痰以解喉間氣機壅滯,減輕異物阻塞感;焙後燥性增,助消痰濕黏膩。

5. 漿水

  • 特性:酸甘微涼,發酵製品。
  • 作用:古人用其「解結氣」,取其輕微腐蝕與清潤之性,調和諸藥燥烈,避免過傷黏膜。

6. 水腳(多年者,炒紫)

  • 考據:疑為「灶心土」(伏龍肝)或沉積淤泥,炒紫後性溫澀。
  • 作用:吸附黏液、保護黏膜,或藉其礦物成分輔助消解骨鯁。

治療機理綜論

  1. 軟堅消蝕:白礬灰、烏賊骨為主,直接作用於骨鯁,分解其結構。
  2. 通竅逐邪:桂心辛香、酒調服,配合「納鼻取嚏」,利用噴嚏反射震動咽喉,迫異物上行而出。
  3. 行氣化痰:陳皮、漿水調暢氣機,化解痰濕黏滯,減少咽喉堵塞感。
  4. 內外合治:內服溫酒活血助藥力,外以藥散含咽,雙重作用提升療效。

此方體現古人「急則治標」之思維,結合腐蝕、磨削、氣血通調與物理療法,巧妙解決骨鯁實症。

傳統服藥法


白礬灰1分,烏賊魚骨(去甲)1分,桂(去粗皮)1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分,漿1分,水腳(多年者,曬乾,炒紫色)1分。
上搗研,同炒黑色,候冷,為細散。
每服1錢匕,溫酒調下,仍益酒令醉;又以綿裹1錢匕,含咽,蓋覆納鼻,嚏噴即出。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礬灰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二四。 組成:白礬灰1分,烏賊魚骨(去甲)1分,桂(去粗皮)1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分,漿水腳(多年者,曬乾,炒紫色)1分。 主治:骨鯁在喉中不出。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