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痛寧
WEI TONG NI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古今名方》引上海中藥制藥一廠方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寒 (0.75)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胃痛寧方劑中加入白礬,乃因其具有以下兩項特性:
1. 止痛止酸: 白礬性寒,味酸澀,入足厥陰肝經,可收斂止痛,並能抑制胃酸分泌,緩解胃痛、胃酸過多等症狀。
2. 清熱燥濕: 白礬亦具清熱燥濕之效,能有效清除胃熱、濕邪,有助於改善因濕熱導致的胃痛、腹脹等不適。
故,白礬在胃痛寧方劑中,可發揮止痛止酸、清熱燥濕之功,有助於緩解胃痛症狀。
「胃痛寧」方劑中加入「海螵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止酸止痛:海螵蛸性寒,味鹹,歸脾、胃經,具有收斂止痛、制酸止嘔的功效。胃痛常因胃酸分泌過多、胃氣上逆而引起,海螵蛸能中和胃酸,緩解胃部疼痛,達到止痛止酸的效果。
- 保護胃黏膜:海螵蛸含有豐富的碳酸鈣,可以中和胃酸,保護胃黏膜免受損傷,有助於緩解胃痛、胃脹等症狀,提升胃部的抵抗力。
因此,海螵蛸在「胃痛寧」方劑中發揮著重要的止痛止酸、保護胃黏膜的作用,有助於緩解胃痛、胃脹等症狀。
胃痛寧方劑中加入延胡索,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行氣止痛:延胡索味辛、性溫,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胃痛、腹痛、脅肋疼痛等症狀,延胡索能有效緩解疼痛,改善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胃部不適。
- 活血化瘀:延胡索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胃痛若與氣滯血瘀有關,延胡索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進而緩解疼痛。
因此,延胡索在胃痛寧方劑中起到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胃痛症狀,促進胃部功能恢復。
胃痛寧方劑中加入蜂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潤燥止痛: 蜂蜜性平味甘,具有潤燥止痛的功效。胃痛常因胃氣上逆、胃陰不足而引起,蜂蜜可潤澤胃腸,緩解疼痛。
2. 調和藥性: 蜂蜜性甘,味厚而不膩,可調和藥性,使藥物更易於吸收,同時也可減輕其他藥物的苦味,提高患者服藥的順從性。
總而言之,蜂蜜在胃痛寧方劑中起到潤燥止痛、調和藥性的作用,有助於緩解胃痛,提高藥物療效。
胃痛寧方劑中加入橘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止痛: 橘皮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滯、和胃止痛的功效。胃痛常因氣滯、寒凝、食積等引起,橘皮可疏肝理氣,解除胃脘脹痛、疼痛難忍等症狀。
- 降逆止嘔: 橘皮還具降逆止嘔的功效,能緩解胃氣上逆、噁心嘔吐等症狀。對於胃痛伴隨嘔吐者,橘皮有助於緩解症狀,促進胃腸功能恢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胃痛寧」主治 胃痛、胃酸過多、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其核心病機圍繞 「肝胃不和,酸腐蝕傷」,屬中醫「胃脘痛」「吞酸」範疇。
- 胃痛因酸腐蝕傷: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多見脘痛固定、灼熱感,與酸液侵蝕黏膜相關。
- 肝氣犯胃致胃失和降:氣滯(如延胡索所主)與胃酸上逆(如海螵蛸所制)並見,故需制酸兼行氣止痛。
古代方劑中,類似組合見於《本草綱目》以枯礬收斂瘡瘍、海螵蛸制酸,輔以蜂蜜緩急,契合「急則治標」(制酸止痛)、「緩則治本」(修復潰瘍)之思路。
二、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枯礬(主藥)
- 性味酸澀寒,具 收斂止血、燥濕蝕瘡 之效。現代藥理顯示其能凝固蛋白,形成保護膜覆蓋潰瘍面,減少胃酸侵蝕。
海螵蛸(輔藥)
- 鹼性物質中和胃酸,直接抑制酸腐蝕,符合「制酸止痛」主訴。其微溫之性稍制枯礬寒性,避免過傷胃陽。
延胡索(佐藥)
- 活血行氣止痛,針對氣滯血瘀型胃痛(如刺痛、脹痛),改善局部循環,輔助潰瘍修復。
煉蜂蜜(使藥)
- 甘緩和中,黏滯之性助藥附著黏膜,延長作用時間,並緩解枯礬、海螵蛸之燥性。
橘皮油(佐使)
- 芳香醒脾、理氣降逆,防收澀藥滯氣,兼助消化。
配伍邏輯:
- 標本兼治:枯礬、海螵蛸治標制酸,延胡索、橘皮油調氣治本。
- 動靜結合:收斂(枯礬、海螵蛸)與行氣(延胡索、橘皮油)並用,防藥性偏頗。
- 中西對應:直接中和胃酸(海螵蛸)、保護黏膜(枯礬、蜂蜜)、緩解平滑肌痙攣(延胡索)。
此方展現中醫「以酸制酸,以澀護瘍」與「通澀並用」的思維,適合酸多氣滯之實證胃痛,而非虛寒型潰瘍。
傳統服藥法
枯礬5千克,海螵蛸3.6千克,延朗索1.2千克,煉蜂蜜1.2千克,橘皮油適量。
制酸緩急止痛。
粉碎,製片,每片含生藥0.5克。
每服4-6片,每日3次,飯前溫開水吞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長期服用可能會導致胃腸道不適,因此在使用前應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胃痛寧, 出處:《古今名方》引上海中藥制藥一廠方。 組成:枯礬5kg,海螵蛸3.6kg,延胡索1.2kg,煉蜂蜜1.2kg,橘皮油適量。 主治:制酸緩急止痛。主治:胃痛,胃酸過多,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