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毒救莖湯

泄毒救莖湯

XIE DU JIU JI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外科醫鏡》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30

熱/寒比例

極寒 (0.03)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4%
膀胱經 17%
脾經 16%
肺經 14%
腎經 9%
大腸經 9%
心經 6%
胃經
膀胱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大腸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泄毒救莖湯中加入滑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利濕: 滑石性寒滑,入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通淋排石之效。泄毒救莖湯用於治療濕熱蘊結,導致下焦濕熱,小便不利,甚至出現尿道灼痛、尿血等症狀。滑石可清解下焦濕熱,使濕熱之邪得以排出,達到利尿通淋之效。
  2. 利尿排石: 滑石具有利尿排石的作用。對於濕熱蘊結導致的尿路結石,滑石可促進尿液排出,有利於將結石排出體外,緩解尿路梗阻症狀。

總而言之,滑石在泄毒救莖湯中起到清熱利濕、利尿排石的作用,與方劑其他藥物協同作用,以達到治療濕熱下注、小便不利等病症的效果。

泄毒救莖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保護脾胃的作用。泄毒救莖湯方劑中多為苦寒藥物,容易傷及脾胃,甘草可起到緩解藥物對脾胃的刺激作用,保護脾胃功能,避免藥物過於寒涼而導致脾胃虛弱。
  2. 增強療效: 甘草能調和藥性,使其他藥物更有效地發揮作用。同時,甘草還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可以輔助其他藥物清除體內毒素,增強整體療效。

「泄毒救莖湯」中使用萹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萹蓄性寒,味甘,入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其能有效清除體內毒素,並促進排泄,對於因毒邪入侵而導致的發熱、腫痛等症狀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2. 利水通淋:萹蓄的利水通淋作用,有助於清除因毒邪阻滯所致的尿路不通,並減少腎臟的負擔。其能促進尿液的排出,帶走體內毒素,有助於緩解因毒邪入侵所引起的尿路感染等症狀。

總體而言,萹蓄在「泄毒救莖湯」中發揮著清熱解毒、利水通淋的功效,有助於清除體內毒素,緩解因毒邪入侵所導致的疾病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泄毒救莖湯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陰莖疳蝕」,為古代中醫所述之外科或泌尿科病症,多因濕熱毒邪下注前陰,導致局部潰爛、疼痛,或伴有分泌物。疳蝕一詞,泛指黏膜或皮膚的腐蝕性潰瘍,可能對應現代醫學的性病感染(如梅毒、淋病)、陰莖潰瘍,或嚴重濕疹等。

二、組成與方義邏輯

  1. 滑石(2錢)

    • 性味甘淡寒,歸膀胱、肺、胃經。
    • 功效:清熱利濕通淋,能利尿解熱,使濕熱從小便排出,緩解下焦濕滯。
    • 在此方中為君藥,主導清利濕毒,解決濕熱蘊結之病機。
  2. 甘草梢(1錢)

    • 甘草梢為甘草的細梢部分,傳統認為其性味甘平,專走莖中(尿道、陰莖)。
    • 功效:清火解毒、緩急止痛,尤擅緩解陰莖及尿道灼痛,為使藥。
    • 本方取其「引經報使」之效,直達病所,兼調和諸藥。
  3. 萹蓄(4錢)

    • 性味苦微寒,歸膀胱經。
    • 功效:清熱利濕、殺蟲止癢,長於治療濕熱淋證、陰部濕瘡。
    • 在此為臣藥,助滑石加強清熱解毒、利尿通淋之力,並針對局部潰爛發揮作用。

三、治療原理推論
全方以「清熱利濕、解毒通淋」為核心,針對濕熱毒邪下注陰莖的病機:

  • 濕熱出路:滑石與萹蓄協同,利尿通淋,使濕熱從小便排出,符合「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的原則。
  • 局部止痛:甘草梢緩解莖中疼痛,改善患者最急迫的症狀。
  • 解毒療瘡:萹蓄苦寒能燥濕解毒,配合滑石之清熱,間接促進潰瘍修復。

此方結構簡潔,藥少力專,體現中醫「清熱祛邪」與「通因通用」的治法,適用於濕熱偏盛、正氣未虛之實證。若兼氣虛或久病傷陰,則需加減配伍。

傳統服藥法


滑石2錢,甘草梢1錢(能緩莖中痛),萹蓄4錢。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陰莖疳蝕,但陰莖疳蝕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本方,以免加重病情。

相關疾病


陰莖疼痛搔癢睪丸疼痛腫脹

相同名稱方劑


泄毒救莖湯, 出處:《外科醫鏡》。 組成:滑石2錢,甘草梢1錢(能緩莖中痛),萹蓄4錢。 主治:陰莖疳蝕。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