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鷗脂膏是一種傳統中藥外用方劑,其組成中包含松香,這是因為松香具有多項優良的特性,適合用於外用藥物。松香是由松樹的樹脂經過蒸煮、除去水分而成,含有豐富的樹脂酸,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對於緩解疼痛和改善局部血液供應有顯著效果。此外,松香的黏性和黏附性強,能夠有效固定藥物在皮膚表面,延長藥效的持續時間,這對於治療皮膚病或外傷後的康復尤其重要。
松香還具備一定的抗菌性能,可以幫助防止外界細菌的侵入,減少感染的風險。這一特性使得鷗脂膏在應對各種傷口、炎症及皮膚問題時,能提供額外的保護和療效。因此,松香在鷗脂膏中的使用,不僅是為了增強藥效,也是保障外用安全性的重要成分。
鷗脂膏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緩解疼痛: 白芍具有鎮痛、解痙功效,能有效緩解因外傷、炎症等導致的疼痛,配合鷗脂膏的活血化瘀功效,能更快更有效地止痛。
- 滋陰養血: 白芍能養血柔肝,滋陰潤燥,對於因外傷造成血瘀、氣滯等症狀,能起到緩解和修復的作用,促進傷口癒合,防止疤痕形成。
鷗脂膏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活血:當歸為補血活血要藥,其性溫和,能補血養血,並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這對於鷗脂膏治療的病症,如傷口難愈、瘀血腫痛等,有顯著的輔助作用。
- 潤燥生肌:當歸具有潤燥生肌的作用,能促進傷口癒合,加速組織再生。這對於鷗脂膏治療的皮膚病症,如濕疹、皮炎等,也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鷗脂膏中加入當歸,既能補血活血,又能潤燥生肌,對於治療各種皮膚病症具有很好的效果。
鷗脂膏中添加川芎,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其藥性溫和,不燥不烈,能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在鷗脂膏中,川芎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可以更好地發揮其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進而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效果。
鷗脂膏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黃芩味苦寒,入肺、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解毒消腫等作用。鷗脂膏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瘡瘍腫毒,而黃芩能清熱解毒,並能燥濕止癢,有效抑制炎症反應,促進傷口癒合。此外,黃芩亦能抑制細菌生長,進一步控制感染,增強療效。
鷗脂膏中加入蜜蠟,主要原因如下:
- 黏合固形: 蜜蠟具備良好的黏合性,可將膏藥中其他成分緊密結合,使其成為較為固態的膏狀物,方便塗抹和敷貼。
- 延緩藥效: 蜜蠟具有封閉性,可減緩藥物揮發,將藥效長時間留於皮膚表面,更有效地發揮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鷗脂膏」主治功效分析
《劉涓子鬼遺方》中記載的「鷗脂膏」,乃針對癰疽等瘡瘍疾患的經典方劑。其組方精妙,包含松脂、白芍、當歸、川芎、黃芩、鷗脂以及白蠟等藥材,共同發揮療效。此膏藥的主要作用在於消腫止痛、解毒生肌,並具備活血化瘀之功,其治療原理可從各味藥材的特性及相互協同作用來剖析:
組方分析與治療原理:
松脂: 作為君藥,松脂具有收斂止血、防腐生肌的功效。《本草綱目》中記載松脂能「拔毒生肌,去腐」,其特性符合癰疽腫痛潰瘍的治療需求。其收斂作用能助瘡口癒合,而防腐作用則能抑制瘡面感染,為創面修復提供良好環境。
白芍: 白芍在此方中主要發揮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的作用。癰疽常伴有局部疼痛,白芍能緩解疼痛,且能養血滋潤,促進氣血循環,有助於瘡面修復。
當歸: 當歸為婦科要藥,同時亦為瘡瘍科常用藥。其活血調經、養血潤燥之功,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瘡瘍周圍組織的營養供應,加速組織修復,同時也能潤澤肌膚,防止瘡面乾燥皸裂。
川芎: 川芎能活血行氣、散風止痛。癰疽之發,多因氣血瘀滯,川芎能行氣活血,疏通經絡,改善局部氣血運行,達到止痛消腫之效。其散風之性,也能祛除瘡瘍周圍的風邪。
黃芩: 黃芩在此方中擔任清熱燥濕、解毒消炎的角色。癰疽之腫痛,多因熱毒蘊結,黃芩能清熱解毒,消除炎症,抑制瘡面感染,為瘡口癒合提供有利條件。
鷗脂: 鷗脂即為海鷗的脂肪,與豬脂類似,皆有潤燥止痛、生肌的功效,能潤澤瘡面,促進組織再生,加速瘡面癒合。同時,鷗脂本身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能輔助黃芩清熱解毒。
白蠟: 白蠟在此方中作為賦形劑,主要發揮潤燥止痛、固腸止瀉的作用。但在此方中主要作用為使藥物凝固成膏狀,增加藥物的附著性,便於塗抹於瘡面。
綜合作用:
綜觀全方,松脂為主藥,收斂止血,防腐生肌,白芍養血柔肝,當歸活血潤燥,川芎行氣止痛,黃芩清熱解毒,鷗脂潤燥生肌,白蠟賦形,諸藥合用,共奏消腫止痛、解毒生肌、活血化瘀之效,針對癰疽等瘡瘍疾患,能有效緩解疼痛,促進瘡口癒合。
結論:
「鷗脂膏」的治療原理在於透過多種藥材的協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生肌斂瘡之效。其組方思路明確,選藥精當,是一帖值得研究與推廣的經典瘡瘍外用方。
傳統服藥法
松脂7兩,芍藥2兩,當歸2兩,芎藭2兩,黃芩2兩,鷗脂7兩,白蠟5兩。
止痛生肌。
上(口父)咀。以臘月豬脂2升二合,微火煎一沸一下,三十過成。
以摩於瘡上。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鷗脂膏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使用時要注意避免接觸眼睛和黏膜。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鷗脂膏, 出處:《鬼遺》卷五。 組成:松脂7兩,芍藥2兩,當歸2兩,芎藭2兩,黃芩2兩,鷗脂7兩,白蠟5兩。 主治:止痛生肌。主治:癰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