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噫消食膏酒

TONG YI XIAO SHI GAO JIU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卷十五

熱性指數

23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9%
胃經 29%
腎經 12%
肝經 12%
大腸經 12%
肺經 4%
脾經
胃經
腎經
肝經
大腸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通噫消食膏酒」方劑中加入「豬脂膏」,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潤燥滑腸: 豬脂膏性潤滑,可潤滑腸道,緩解食積所致的腹脹、便祕等症狀。
  2. 助藥力行: 豬脂膏具有較好的脂溶性,可幫助其他藥材有效成分溶解,更易於被人體吸收利用,提高藥效。

綜上所述,「豬脂膏」的加入既能緩解食積引起的腸胃不適,又能提升藥效,是「通噫消食膏酒」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通噫消食膏酒中添加生薑,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溫中散寒,和胃止嘔:生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溫中散寒,和胃止嘔。膏酒多屬涼性,生薑的加入可平衡其寒性,避免寒涼損傷脾胃,並助其溫中散寒,消食化積,緩解因脾胃虛寒引起的嘔吐、腹痛等症狀。
  2. 促進消化,增進食慾:生薑具有促進消化液分泌、增進食慾的作用。加入膏酒中,可幫助脾胃運化,使食物更容易消化吸收,同時也能提高食慾,改善消化不良引起的食慾不振。

通噫消食膏酒方中包含吳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溫中散寒,理氣消食:吳茱萸性溫,味辛苦,入肝、脾、腎經。其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消食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因寒邪客胃、脾胃虛寒導致的脘腹冷痛、嘔吐、食積不化等症狀。
  2. 協同作用:吳茱萸與方中其他藥材如麥芽、山楂等,共同發揮溫中散寒、消食導滯的作用,進一步增強方劑的療效。

因此,吳茱萸的加入,可有效改善因寒邪客胃、脾胃虛寒導致的消化不良症狀,並協同其他藥材,共同達到通噫消食的效果。

通噫消食膏酒方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助消化: 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瀉止嘔的功效。膏酒方以酒為引,更利於白朮藥性滲透脾胃,促進脾胃氣機升降,幫助消化吸收,改善食積不化、腹脹泛酸等症狀。
  2. 補脾健運,扶正祛邪: 通噫消食膏酒方主要針對脾胃虛弱、食積不化的患者,白朮補益脾氣,增強脾胃運化能力,有利於去除積滯,恢復脾胃正常功能,達到扶正祛邪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通噫消食膏酒」

中藥方劑「通噫消食膏酒」主要成分:豬脂膏、生薑、吳茱萸、白朮。

1. 豬脂膏

豬脂膏性味甘、平,入肺、脾經,具有潤肺生津、補中益氣、止咳化痰等功效。用於治療肺燥咳嗽、氣虛乏力、大便乾燥等症狀。

2. 生薑

生薑性味辛、溫,入肺、脾、胃經,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生薑可以單獨煎湯服用,也可以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具有廣泛的臨牀應用。

3. 吳茱萸

吳茱萸性味辛、苦、熱,入肝、脾、腎、胃經,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吳茱萸辛散苦泄,性熱祛寒,能散肝經之寒邪,解肝氣之鬱滯,溫經散寒,溫脾益腎、助陽止瀉。吳茱萸還能溫中散寒,降逆止嘔,調中止瀉、散寒止痛,溫中散寒、降逆止嘔、止痛。

4. 白朮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n\n白朮可以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具有多種藥用價值,常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

主治功效

  1. 脾虛寒:脾臟虛弱,陽氣不足,容易感受寒邪。表現為腹脹、腹瀉、大便稀溏、四肢不溫、畏寒怕冷等。

  2. 勞損:身體過度勞累,損傷氣血津液,導致臟腑功能失調。表現為疲倦乏力、氣短、失眠、記憶力減退等。

  3. 氣脹噫滿:胃腸道積聚了過多的氣體,引起腹脹、腹痛、噯氣等。

  4. 食不下:食慾不振,吃不下東西,或吃了東西後很快就感到腹脹。

結語

中藥方劑「通噫消食膏酒」具有補氣健脾、理氣行氣、溫中散寒、降逆止嘔、止痛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虛寒、勞損、氣脹噫滿、食不下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神經性厭食症胃下垂噯氣腹部腫大

相同名稱方劑


通噫消食膏酒, 出處:《千金》卷十五。 組成:豬膏3升,宿薑(汁)5升,吳茱萸1升,白朮1斤。 主治:脾虛寒,勞損,氣脹噫滿,食不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