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肛散

縮肛散

SUO GA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22

熱/寒比例

極寒 (0.04)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29%
脾經 22%
肺經 13%
肝經 13%
膀胱經 6%
胃經 6%
腎經 6%
大腸經
脾經
肺經
肝經
膀胱經
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縮肛散中加入鱉頭,主要是因為鱉頭具有收斂止血、固精縮尿的功效。鱉頭性平,味甘鹹,歸肝、腎經。在縮肛散這個方劑中,鱉頭可以收斂止血,固精縮尿,對於脫肛、肛門出血等症狀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同時,鱉頭還具有補腎固精的效果,可以用於治療遺精、尿頻等症狀。它與方中其他藥材配伍,能夠增強整個方劑的收斂止血、固精縮尿的功效。對於脫肛、肛門出血或頻尿的患者,鱉頭的加入可以幫助收縮肛門組織,止血,並改善泌尿系統功能。鱉頭的使用體現了中醫"以形補形"的理念,其硬殼的特性被認為能增強收斂作用。

縮肛散中加入白礬,主要是因為白礬具有收斂止血、燥濕殺蟲的功效。白礬性寒,味酸澀,歸肺、大腸經。在縮肛散這個方劑中,白礬可以收斂止血,燥濕殺蟲,對於脫肛、痔瘡出血等症狀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同時,白礬還具有解毒消腫的效果,可以用於治療肛門周圍的潰瘍和炎症。它與方中其他藥材配伍,能夠增強整個方劑的收斂止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脫肛、痔瘡出血或肛門濕疹的患者,白礬的加入可以幫助收縮肛門組織,止血消腫,並有效殺菌。白礬的強烈收斂作用使其成為治療肛門疾病的重要藥物。

縮肛散中加入五倍子,主要是因為五倍子具有收斂止血、澀腸止瀉的功效。五倍子性寒,味酸澀,歸肺、大腸、肝經。在縮肛散這個方劑中,五倍子可以收斂止血,澀腸止瀉,對於脫肛、痔瘡出血、久瀉脫肛等症狀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同時,五倍子還具有消腫解毒的效果,可以用於治療肛門周圍的炎症和潰瘍。它與方中其他藥材配伍,能夠增強整個方劑的收斂止血、澀腸止瀉的功效。對於脫肛、痔瘡出血或慢性腹瀉的患者,五倍子的加入可以幫助收縮肛門組織,止血止瀉,並有效消炎。五倍子的強烈收斂作用使其成為治療肛腸疾病的重要藥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縮肛散傳統功效與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治「脫肛」,即直腸或肛門黏膜脫垂。中醫認為脫肛多因氣虛下陷、久瀉久痢或產後虛損所致,病機與「中氣不足」或「大腸濕熱下注」相關,治療上需補氣升提、收斂固脫。

組成與邏輯推理

  1. 鱉頭(煅)

    • 鱉頭性味鹹平,傳統用於「收斂固脫」。煅燒後更具燥濕、澀腸之效,其動物藥特性被認為能「以形治形」,針對肛門下脫之形狀,取其上行之勢以提肛。
  2. 枯礬

    • 為明礬煅製而成,性酸澀寒,具強力收斂、燥濕、止瀉作用。其澀腸之功可直接固攝脫出之腸黏膜,並抑制局部濕滲,減少腫脹。
  3. 五倍子(煅)

    • 五倍子為蟲癭製成,酸澀性寒,煅後加強收澀之性。中醫視其為「斂肺澀腸」要藥,能緊縮黏膜組織,減少滲出,改善脫垂。

治療原理
此方全以「收澀固脫」為核心:

  • 局部物理性收斂:三藥均煅製為極細末,外摻於脫出部位,通過直接收縮黏膜組織與脫垂血管,減輕水腫。
  • 燥濕止滑:枯礬與五倍子協同乾燥濕滯,減少因濕熱下注導致的滑脫。
  • 動物藥象形思維:鱉頭取其「頭部向上」之象,暗示升提意象,與中醫「同氣相求」理論呼應。

特色
純用外治,避開內服藥的攻伐,專注於局部藥效,符合古代「急則治標」思路,針對脫肛急性發作時的物理性復位需求。

傳統服藥法


鱉頭1個(煅),枯礬3分,五倍子(煅)3分。
上為極細末。
摻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脫肛

相同名稱方劑


縮肛散, 出處:《種福堂方》卷二。 組成:鱉頭1個(煅),枯礬3分,五倍子(煅)3分。 主治:脫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