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寶丸

婦寶丸

FU BAO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3

寒性指數

31

熱/寒比例

極寒 (0.1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胃經 20%
三焦經 20%
肝經 20%
心經 11%
脾經 8%
肺經
胃經
三焦經
肝經
心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婦寶丸方劑中加入香附,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調經止痛: 香附味辛、苦,性微溫,入肝、脾經。其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能緩解女性因肝氣鬱結所引起的月經不調、痛經、乳房脹痛等症狀。
  2. 行氣活血,消腫止痛: 香附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從而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對於婦科疾病中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香附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婦寶丸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調理女性生理、改善月經不調等症狀。其中,梔子作為其主要成分之一,具有重要的療效。梔子(Gardenia jasminoides)性寒,味苦,入心、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在婦女的健康調理中,常常會出現因熱邪內盛而導致的各種症狀,如經期不穩、經血過多,甚至出現情緒問題。梔子的清熱作用能有效地調整體內的熱邪,從而有助於舒緩因熱引起的經期不適。此外,梔子還能促進肝膽的功能,有助於疏肝理氣,進一步改善情緒,達到調理的效果。

總之,梔子在婦寶丸中不僅能清熱解毒,還能促進氣血調和,是一種非常適合用於調理女性生理的中藥材。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婦寶丸功效主治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婦人經候不調」,泛指月經週期、經量、血色異常,或伴隨腹痛、氣血瘀滯等症。其設計著重於「調氣活血」,針對肝鬱氣滯、血行不暢所致之經候紊亂。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主藥:香附(製法多變)
香附為「氣中血藥」,主入肝經,擅理氣解鬱、調經止痛。方中透過四種炮製法強化其不同功效:

  1. 鹽水浸煮:鹽味鹹入腎,助香附下行,強化補腎調衝任之效,適合腎虛兼氣滯者。
  2. 童便浸煮:童便性涼降火,能清血分伏熱,適合血熱瘀阻者。
  3. 與山梔同炒:山梔清肝瀉火,香附借其性以解鬱熱,適合肝鬱化火者。
  4. 醋浸煮:醋味酸入肝,增強香附行氣活血、散瘀止痛之功,專攻氣滯血瘀。

輔助配伍

  • 醋糊為丸:醋能收斂藥性入肝,協同香附增強疏肝調經之效。
  • 多種送服湯液
    • 醋湯:助行氣活血。
    • 鹽湯:引藥入腎,固下焦。
    • 米飲:顧護脾胃,防理氣藥耗氣。
    • :辛溫通行,加強活血散瘀。

忌口考量(蘿蔔、豆腐、蔥白)

  • 蘿蔔耗氣,與行氣藥相沖;
  • 豆腐甘涼,可能滯氣;
  • 蔥白辛散,恐過度發散氣血。

三、治療原理總析

此方以香附為核心,透過炮製多元化其作用層面,從「氣滯」、「血瘀」、「鬱熱」、「腎虛」多角度調理經候。全方側重「疏肝解鬱、活血調經」,適用於因情緒不暢、氣血失和導致的月經不調,體現中醫「同病異治」的靈活思路,可隨證調整炮製比例及送服方式以適應不同體質。

傳統服藥法


香附不拘斤兩(分作4份,一份鹽水浸煮,焙乾;一份童便浸煮,焙乾;一份與山梔4兩同炒,去山梔;一份醋浸煮,焙乾)。上為末,醋糊為丸。
空心服50-60丸,醋湯或鹽湯、米飲、酒皆可送下。
忌蘿蔔、豆腐、蔥白。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婦寶丸, 出處:《女科萬金方》。 組成:香附不拘斤兩(分作4份,一份鹽水浸煮,焙乾;一份童便浸煮,焙乾;一份與山梔4兩同炒,去山梔;一份醋浸煮,焙乾)。 主治:婦人經候不調。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