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護眼膏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甘草性甘平,具清熱解毒之效,能有效緩解因熱毒入侵而引發的紅腫、疼痛等眼部不適症狀。例如,治療眼部感染、過敏等,甘草能幫助消炎退腫,緩解炎症反應。
- 滋潤養陰:甘草亦有滋陰潤肺之效,能改善眼部乾燥、疲勞等症狀,並有助於保護眼角膜。對於長期使用電腦或手機等電子產品導致的眼睛疲勞,甘草能起到一定的舒緩作用。
護眼膏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其清熱瀉火、解毒消腫的功效,用於治療眼部炎症。
- 清熱瀉火: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瀉火之效,可抑制眼部炎症的發展。
- 解毒消腫:黃柏具有較強的抗菌消炎作用,能夠有效消解眼部紅腫、疼痛等症狀。
因此,黃柏作為護眼膏的成分,能有效緩解眼部炎症,促進眼部組織的修復,達到護眼的目的。
護眼膏中加入綠豆,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解毒: 綠豆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眼部若有紅腫熱痛、眼屎增多等熱毒症狀,綠豆可以有效清熱解毒,緩解眼部炎症。
二、 滋潤明目: 綠豆富含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E,能滋養眼部組織,改善眼部血液循環,緩解眼疲勞,有助於保持視力健康。
因此,在護眼膏中加入綠豆,可以有效清熱解毒、滋潤明目,達到保護眼睛健康的功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護眼膏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痘疹見點後,肝脾二經熱甚,兩眼腫赤」,屬痘疹(如天花、麻疹)病程中,熱毒熾盛上攻眼目之證。痘疹初發時,熱毒由內透表,若肝脾鬱熱未清,循經上擾目竅,可致眼瞼紅腫、赤澀疼痛。此時需清熱解毒、涼血消腫,防止熱毒損傷眼絡。
方劑組成與治療原理
甘草(1兩)
- 性甘平,生用清熱解毒,緩和藥性,能瀉火解毒並調和諸藥,減輕眼部腫痛刺激。
黃柏(1兩)
- 苦寒沉降,清下焦濕熱,尤善瀉肝火(肝開竅於目),針對肝經熱毒上攻所致目赤腫痛。
大胭脂(1兩)
- 古代胭脂多為紅花或紫草製成,推測此處指「紫草胭脂」。紫草涼血活血、解毒透疹,助消痘疹熱毒,兼散瘀滯。
綠豆水(煎煮紅花)
- 綠豆(5合):清熱解毒、消腫,浸泡後取水製劑,取其輕清之性上達眼目。
- 紅花(4兩):活血散瘀、清肝涼血,與綠豆水同煎,增强散血分鬱熱之效,改善眼部充血腫脹。
配伍邏輯與作用機制
- 清熱解毒為主:黃柏、甘草、綠豆直折熱毒,針對肝脾熱盛之本。
- 涼血活血為輔:紅花、大胭脂(紫草)活血散瘀,防止熱毒壅滯血絡,促進腫脹消退。
- 外用直達病所:膏劑塗於眼眶上下,通過局部吸收,迅速緩解眼瞼紅腫,避免內服苦寒傷胃。
此方結合清熱、涼血、化瘀三法,外治痘疹熱毒上攻之眼疾,體現中醫「就近祛邪」與「內病外治」的思維。
傳統服藥法
甘草1兩,黃柏1兩,大胭脂1兩(共為末),綠豆5合(水5碗,浸一晝夜,去豆)。
以綠豆水,加紅花4兩,煎至2碗,去滓,入前藥末成膏。塗眼眶上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 對中藥過敏者慎用。
- 長期使用可能會引起肝腎功能損害。
相關疾病
麻疹
相同名稱方劑
護眼膏, 出處:《玉案》卷六。 組成:甘草1兩,黃柏1兩,大胭脂1兩(共爲末),綠豆5合(水5碗,浸一晝夜,去豆)。 主治:痘疹見點後,肝脾二經熱甚,兩眼腫赤。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