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烏丸

QI WU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0%
脾經 18%
肝經 14%
心經 12%
肺經 12%
大腸經 7%
胃經 7%
膀胱經 5%
腎經
脾經
肝經
心經
肺經
大腸經
胃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七烏丸中包含何首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肝腎:何首烏性微溫,味苦甘,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烏髮黑鬚、強筋壯骨之功效。七烏丸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肝腎不足,精血虧虛引起的頭昏眼花、腰膝酸軟、鬚髮早白、面色蒼白等症狀,而何首烏的補益肝腎功效正好能起到改善這些症狀的作用。
  2. 烏髮黑鬚:何首烏自古以來被視為烏髮聖藥,其入肝腎經,可促進血液循環,滋養毛髮,有效改善頭髮早白、脫髮等問題。七烏丸中包含何首烏,可以增強烏髮黑鬚的功效,達到整體改善頭髮和身體狀況的效果。

七烏丸中包含烏藥,主要原因有二:

1. 溫中散寒: 烏藥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七烏丸方劑中常配合其他藥材,用於治療脾胃虛寒、脘腹冷痛、食少納呆等症狀,烏藥的溫中散寒作用在此發揮重要作用。

2. 行氣止痛: 烏藥能行氣止痛,有助於改善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疼痛。七烏丸方劑中,烏藥與其他行氣活血藥材配合,能有效緩解疼痛症狀,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況。

七烏丸方劑中包含烏頭,主要基於其 溫經散寒、止痛 的功效。

烏頭性溫,味辛,入心、肺、腎經,能溫通經絡,散寒止痛,對寒邪引起的痺痛、風寒感冒、心胸痺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七烏丸作為溫腎壯陽、補益精血的方劑,以烏頭溫通經絡,散寒止痛,配合其他藥材,可 溫補腎陽,改善陽虛寒凝導致的腰膝痠軟、陽痿早洩等症狀,達到治療目的。

但烏頭性劇烈,毒性較大,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自行服用。

七烏丸方劑中包含烏梅,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斂酸止瀉:烏梅味酸性收斂,能收斂腸胃,止瀉止痢。七烏丸主治脾胃虛弱,飲食不節引起的腹瀉,烏梅能有效緩解腸道蠕動過快,起到止瀉作用。
  2. 生津止渴:烏梅甘酸,入肺經,有生津止渴之效。七烏丸方劑中,由於其他藥材多偏燥性,烏梅可平衡藥性,避免燥性藥材傷津,起到滋陰生津的作用。

總而言之,烏梅在七烏丸中起到收斂止瀉、滋陰生津的作用,有助於整體藥效的發揮。

七烏丸中加入黑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補腎益精:黑豆性平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益精、烏髮黑髮的功效。七烏丸旨在補腎壯陽、烏髮黑髮,黑豆的加入正好符合此目的,與其他藥材如熟地、山藥等共同發揮作用,增強補腎效果。

二、增強藥效:黑豆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可作為藥材的載體,提高藥效的吸收和利用率。同時,黑豆的加入可使藥丸更易於成型,便於服用。

七烏丸方劑中包含皁莢,主要原因如下:

  1. 疏肝理氣:皁莢味苦,性寒,入肝經,具有疏肝理氣、消積化滯的功效。七烏丸以烏藥為主藥,但其性燥烈,易傷脾胃,加入皁莢可緩解烏藥的燥性,避免損傷脾胃。
  2. 活血化瘀:皁莢還具有一定活血化瘀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滯,提高藥效。

皁莢在七烏丸方劑中,起到輔助作用,協同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

主治功效


七烏丸

組成:何首烏、烏藥、烏頭、烏梅、黑豆、皂莢。

整體功效:祛風除濕,通絡止痛。

主治:風濕寒痹,癱疾,風濕腰痛,腳氣。

:風濕寒痹,是指由於風寒濕邪侵襲人體,導致經絡阻塞、氣血不通所引起的關節疼痛、麻木、活動不利等症狀。癱疾,是指由於風寒濕邪侵襲人體,導致經絡阻塞、氣血不通,導致肢體麻木、癱瘓等症狀。風濕腰痛,是指由於風寒濕邪侵襲人體,導致腰部疼痛、酸脹、活動不利等症狀。腳氣,是指由於濕熱之邪侵襲人體,導致足部皮膚發紅、腫脹、疼痛、發癢等症狀。

文獻參考

1.《本草綱目》:七烏丸,治風濕寒痹,癱疾,風濕腰痛,腳氣。 2.《醫學衷中參西錄》:七烏丸,治風濕寒痹,癱疾,風濕腰痛,腳氣。 3.《中醫臨床治療學》:七烏丸,治風濕寒痹,癱疾,風濕腰痛,腳氣。

傳統服藥法


川烏2兩,草烏2兩,烏梅2兩,何首烏2兩,杜烏藥2兩,烏豆1升(炒),晚蠶沙1兩,豬牙皂角1兩(炙,去皮弦),蔓荊子(或加木鱉子)。
酒、醋浸1宿,焙乾作末,酒糊為丸。
方中蔓荊子用量原缺。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七烏丸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小孩、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腰骶痛坐骨神經痛前列腺炎腳氣病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腎衰竭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腎絲球腎炎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七烏丸, 出處:《永類鈐方》卷七。 組成:川烏2兩,草烏2兩,烏梅2兩,何首烏2兩,杜烏藥2兩,烏豆1升(炒),晚蠶沙1兩,豬牙皂角1兩(炙,去皮弦),蔓荊子(或加木鱉子)。 主治:雜病腳氣。

七烏丸, 出處:《普濟方》卷一八五引《仁存方》。 組成:草烏(去皮臍,生用,切作大塊)2兩,何首烏(作大片,忌鐵器)2兩,烏藥(細切)2兩,川烏2兩,烏梅50個(捶碎),黑豆半斤(揀,洗淨),豬牙皂角2兩(去皮,切作半寸)。 主治:風濕寒痹,癱疾,風濕腰痛,腳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