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粟散

XIANG S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19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3%
脾經 14%
大腸經 12%
腎經 12%
胃經 11%
肝經 11%
心經 7%
膽經 3%
三焦經 3%
肺經
脾經
大腸經
腎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香粟散]的組成中,包含[罌粟殼],主要是因為罌粟殼具有強效的鎮痛作用。罌粟殼能夠有效緩解由各種原因引起的疼痛症狀,如神經痛、肌肉痛等。其強大的鎮痛效果有助於改善疼痛狀況,提升生活質量。然而,罌粟殼的使用需要謹慎,以避免依賴和其他健康問題的出現。

香粟散中包含地榆,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1. 收斂止血:地榆味苦澀,性寒,入肝、脾、大腸經。其具有涼血止血、收斂生肌的功效。對於香粟散所治的腸風下血、痔瘡出血等症,地榆能有效止血,緩解病症。
  2. 清熱解毒:地榆還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治腸胃熱毒引起的腹痛、腹瀉等症。香粟散中加入地榆,可協同其他藥物清熱解毒,促進腸道功能恢復。

綜上所述,香粟散中包含地榆,是充分利用其收斂止血和清熱解毒的功效,達到治療腸風下血、痔瘡出血等症的效果。

香粟散中添加木香,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健脾消食: 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肝經。其擅長疏肝理氣,行氣止痛,並能健脾消食,促進消化功能。
  2. 溫中散寒,止痛止瀉: 對於因脾胃虛寒、氣滯血瘀所致的腹痛、腹瀉,木香可溫中散寒、理氣止痛,起到緩解症狀的作用。

香粟散作為治療脾胃虛寒、氣滯血瘀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的方劑,木香的加入可有效提升藥效,使方劑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香粟散中添加橘皮,主要是利用其理氣健脾的功效。

  1. 理氣消脹:橘皮性溫,味辛,具有行氣解鬱、消食導滯的功效。對於脾胃氣滯、食積不消引起的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橘皮能有效疏通氣機,促進消化。
  2. 健脾和胃:橘皮入脾經,能溫中散寒,促進脾胃運化功能。對於脾胃虛寒、飲食不消、脘腹冷痛等症狀,橘皮能起到溫中健脾、和胃止痛的作用。

因此,香粟散中添加橘皮,可以協同其他藥物,起到理氣健脾、消食導滯的功效,改善脾胃功能,促進食慾,恢復正常消化功能。

香粟散中加入乾薑,主要有以下原因:

  1. 溫中散寒:香粟散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所致的腹痛、泄瀉等症狀。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瀉的功效,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腹痛和腹瀉。
  2. 助藥力:乾薑還具有促進藥物吸收和發揮作用的效果。與其他藥物配伍,可以增強整體治療效果。

香粟散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減輕藥物副作用的作用。香粟散中其他藥物性味偏寒涼,而甘草的加入可以中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氣過盛,損傷脾胃。
  2. 增強療效:甘草能補脾益氣,增強人體正氣,有助於提高機體抵抗力,配合其他藥物,更有效地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同時,甘草還能解毒、止咳、緩解疼痛,對於治療香粟散所針對的疾病,具有協同作用。

主治功效


香粟散

香粟散是一個中藥方劑,由罌粟殼、地榆、木香、橘皮、乾薑、甘草六味藥材組成。主要用於治療長期新發的痢疾。

罌粟殼

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止咳、止瀉、止痢、鎮痛等功效。

地榆

性味苦、寒,歸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止血、解毒等功效。

木香

性味辛、溫,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中、行氣、止痛、消積等功效。

橘皮

性味辛、苦,歸脾、肺經,具有理氣、燥濕、化痰、止咳等功效。

乾薑

性味辛、溫,歸脾、胃、肺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瀉等功效。

甘草

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等功效。

總結

香粟散是一個中藥方劑,由罌粟殼、地榆、木香、橘皮、乾薑、甘草六味藥材組成。主要用於治療長期新發的痢疾。該方劑具有清熱、涼血、止痢、止痛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罌粟殼(蜜炙)2兩,地榆半兩,木香半兩,陳橘皮(去白)半兩,乾薑(炮)半兩,甘草(炙)半兩。
上為粗末。
每服3錢,水1盞半,加大棗1枚,同煎至1盞,去滓,食前通口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痢疾志賀桿菌病阿米巴病

相同名稱方劑


香粟散,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七。 組成:罂粟殼(蜜炙)2兩,地榆半兩,木香半兩,陳橘皮(去白)半兩,乾薑(炮)半兩,甘草(炙)半兩。 主治:久新痢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