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附飲

榴附飲

LIU FU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3

熱/寒比例

中性 (0.92)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16%
肺經 16%
脾經 16%
胃經 16%
三焦經 16%
肝經 16%
大腸經
肺經
脾經
胃經
三焦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榴附飲中加入石榴皮,主要基於其收斂止瀉的功效。石榴皮味酸澀,性涼,入脾、大腸經。其富含鞣質,具有強烈的收斂作用,能抑制腸道蠕動,減少分泌,有助於止瀉。此外,石榴皮還能清熱解毒,對於因濕熱引起的腹瀉尤為有效。在榴附飲中,石榴皮與其他藥材配合,可起到收斂止瀉、清熱解毒的功效,達到治療腹瀉的目的。

榴附飲中包含香附,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其能行氣解鬱,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與榴附飲中其他藥材如香附、枳實等配合,增強其疏肝理氣、止痛的效果。
  2. 調和脾胃,促進消化: 香附還能健脾和胃,促進消化,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痛、腹瀉等症狀亦有一定療效。榴附飲中添加香附,有助於改善胃腸功能,促進食物消化吸收,減輕患者的不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榴附飲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榴附飲主治「産後瀉」,即產後腹瀉之證。產後氣血虧虛,脾胃功能受損,若調攝不當或飲食失宜,易致瀉痢。此方專為產後腹瀉而設,具收澀止瀉、理氣調中之效。

組成與功效分析

1. 酸石榴皮(米醋炒)

  • 性味歸經:酸澀,溫;歸大腸、腎經。
  • 傳統功效
    • 收澀止瀉:石榴皮酸澀收斂,善治久瀉久痢,尤適於虛性腹瀉。
    • 抗菌固腸:現代研究顯示,石榴皮含鞣質,能抑制腸道病原菌,減少腸道分泌,緩解瀉痢。
  • 炮製意義:以米醋炒製,增強其收斂之性,並兼入肝經以調和氣血。

2. 香附子

  • 性味歸經:辛、微苦,平;歸肝、三焦經。
  • 傳統功效
    • 行氣解鬱:香附為「氣病之總司」,能疏肝理氣,調和氣機,改善產後氣滯不暢。
    • 調經止痛:産後氣血失調,香附可助氣血運行,緩解腹痛。
  • 與石榴皮協同作用
    • 石榴皮收澀,香附行氣,二者配伍,一收一行,既止瀉又不致氣滯,共調腸胃功能。

治療原理推論

  1. 收澀與行氣並行
    • 產後腹瀉多因氣血虛弱兼氣機不暢,石榴皮收澀止瀉以治標,香附理氣調中以治本,避免純澀留邪。
  2. 調和肝脾
    • 產後易肝氣鬱滯,影響脾胃運化。香附疏肝,石榴皮固脾,二者協調肝脾功能,恢復腸道正常傳導。
  3. 米飲送服增強補益
    • 米飲(米湯)甘平,能補中益氣,輔助藥物作用,兼顧產後虛弱之本。

此方簡潔而針對性强,體現中醫「標本兼顧」、「澀而不滯」的治法特點,適於產後虛中夾滯之腹瀉。

傳統服藥法


酸石榴皮(米醋炒)、香附子。
上為末。
每服2錢,米飲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榴附飲, 出處:《朱氏集驗方》卷十。 組成:酸石榴皮(米醋炒)、香附子。 主治:産後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