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補固真丹

PING BU GU ZHEN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偏熱 (1.2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8%
胃經 14%
肝經 14%
腎經 14%
心經 14%
肺經 11%
小腸經 3%
大腸經 3%
心包經 3%
膀胱經 2%
脾經
胃經
肝經
腎經
心經
肺經
小腸經
大腸經
心包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平補固真丹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其燥濕健脾之效。

蒼朮味辛、苦,性溫,歸脾、胃經,具有燥濕化痰、健脾開胃、祛風止痛的功效。方中加入蒼朮,可改善脾胃濕氣促進脾胃運化,從而提升機體正氣,達到固本培元之效。此外,蒼朮還能祛除風寒濕邪改善氣血循環,進一步增強機體抵抗力。因此,蒼朮在平補固真丹中發揮著健脾燥濕、固本培元的重要作用。

平補固真丹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中補骨脂是其主要成分之一。補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具有補腎壯陽、固精縮尿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腎虛引起的各種症狀,如腰膝酸軟、尿頻、遺精等。

補骨脂的含有,符合平補固真丹的主要療效定位,即強化人體的正氣並穩固真元。作為一味補腎藥,補骨脂可以增強腎臟的功能,促進體內氣血的流通,從而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此外,補骨脂還含有豐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如香豆素和揮發油,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進一步支持其在調理人體生理機能方面的重要性。透過補骨脂的運用,平補固真丹可以更有效地調和整體身體狀況,達到平衡補養的重要目的。

平補固真丹中加入茴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茴香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之效。平補固真丹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寒凝氣滯導致的脘腹冷痛、消化不良等症狀,而茴香的溫中散寒作用可以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緩解疼痛。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平補固真丹中其他藥物,如黨參、白朮等,主要補脾益氣,而茴香則能助其溫陽散寒,使補益之功更加顯著。此外,茴香的理氣止痛作用,也能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緩解腹痛等症狀。

平補固真丹中加入「鹽」,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引藥入腎,增強藥效: 鹽性鹹,入腎經,能引藥入腎,加強補腎固精之效。 腎為先天之本,精氣之源,補腎固真,有助於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昏耳鳴、陽痿早洩等症狀。
  2. 化痰止咳,清熱解毒: 鹽亦有化痰止咳,清熱解毒之功效。 平補固真丹多用於治療腎虛所致的咳嗽痰多,加入鹽可以加強其化痰止咳的作用。 此外,鹽還有清熱解毒之功,可輔助治療一些伴有熱毒的腎虛症狀。

平補固真丹中包含茯苓,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化痰止咳: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方劑中以茯苓健脾利濕,有助於祛除痰濕,改善脾胃運化功能,進而提升整體氣血生化。
  2. 滲濕利水,健脾益腎:茯苓兼具利水消腫之功效,可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有助於消除水腫,並減輕腎臟負擔。同時,茯苓能健脾益腎,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平補固真丹方中包含當歸,主要原因如下:

  1. 補血活血: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方中以當歸補血,並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氣血雙補的效果。
  2. 調和藥性: 當歸藥性平和,能調和方中其他藥物的性味,使藥性相輔相成,發揮更好的療效。同時,當歸的甘潤之性,也能緩解其他藥物可能造成的燥烈之性,使藥性更為平和。

主治功效


平補固真丹主治功效分析

平補固真丹,根據多部醫籍記載,主治元臟久虛、遺精白濁、婦人赤白帶下、崩漏等症。其治療原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一、溫腎壯陽,固攝精氣: 方中補骨脂、茴香皆具溫腎壯陽之功,可溫煦腎陽,補益腎氣,從而達到固攝精氣,治療遺精白濁的目的。 茴香行氣止痛,溫中散寒,亦能輔助溫腎,改善下焦寒凝之症。

二、健脾燥濕,益氣養血: 蒼朮健脾燥濕,消食化滯,茯苓利水滲溼,健脾寧心,二藥合用,共奏健脾益氣,利水滲濕之效。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虛則氣弱,濕盛則下焦氣化不利,皆可導致遺精白濁、帶下等症。本方藉助健脾燥濕,改善脾胃功能,從根本上提升機體的氣血生化能力,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則能補益氣血,尤其針對婦女崩漏,有著良好的補血止血作用。

三、軟堅散結,通利氣血: 方中鹽味藥物(食鹽)具有軟堅散結,引藥下行的功效,可以促進其他藥物的吸收和作用,並幫助排除體內瘀滯。

四、整體調理,標本兼治: 平補固真丹並非單純針對某一臟腑或某一病症,而是通過溫腎健脾、燥濕利水、補血活血等多方面作用,整體調理機體,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例如,針對元臟久虛,方劑溫腎益氣,補益元氣;針對遺精白濁,則溫腎固精,燥濕利水;針對婦人赤白帶下,崩漏,則補血止血,健脾燥濕。

綜上所述: 平補固真丹通過溫腎壯陽、健脾燥濕、補血活血、軟堅散結等多重功效,協同作用,從根本上解決元臟久虛、精氣不固、氣血失調等病理基礎,從而達到治療遺精白濁、婦人赤白帶下、崩漏等症的目的。 方中各藥物互相配合,相輔相成,共同實現治療效果。 不同醫家所記載的組方略有差異,但其核心治療機理基本一致。

傳統服藥法


金州蒼朮(刮淨)1斤(分作4分:1分川椒1兩炒,1分破故紙1兩炒,1分茴香、食鹽各1兩炒,1分川楝肉1兩炒,取淨朮為末),白茯苓末2兩,酒洗當歸末2兩。
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丸,空心鹽、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溫補腎陽的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遺精子宮崩漏陰道炎前列腺炎白帶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精囊炎(精囊炎性疾患)子宮頸炎多痰尿中混挾精液小便渾濁不清赤白帶

相同名稱方劑


平補固真丹, 出處:《本草綱目》卷十二引《乾坤生意》。 組成:金州蒼朮(刮淨)1斤(分作4分:1分川椒1兩炒,1分破故紙1兩炒,1分茴香、食鹽各1兩炒,1分川楝肉1兩炒,取淨朮爲末),白茯苓末2兩,酒洗當歸末2兩。 主治:元臟久虛,遺精白濁;婦人赤白帶下,崩漏。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