葶藶茯苓丸

TING LI FU LI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7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14%
脾經 14%
肺經 14%
心經 10%
膀胱經 10%
肝經 10%
胃經 10%
大腸經 7%
小腸經 3%
心包經 3%
腎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膀胱經
肝經
胃經
大腸經
小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葶藶茯苓丸

中藥方劑「葶藶茯苓丸」,主要成分是:葶藶子、茯苓、吳茱萸、花椒、甘遂。

主治功效

葶藶茯苓丸主要用於治療水氣,腹臌脹硬等症狀。

各藥材作用

  • **葶藶子:**葶藶子性寒,味辛、苦,入肺、腎經,具有瀉肺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等功效。
  • **茯苓:**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吳茱萸:**吳茱萸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
  • **花椒:**花椒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
  • **甘遂:**甘遂性寒烈,是峻下逐水之藥,可攻逐水停,通利二便。

總結

葶藶茯苓丸是一個複方中藥,具有利水消腫、止咳平喘、補陽、止瀉、止嘔、行氣活血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水氣、腹臌脹硬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葶藶子7兩(熬),茯苓3兩,吳茱萸2兩,椒目3兩(沈水者),甘遂5兩(絕上者)。
上為末,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丸,以米飲送下,日3次。不知,稍加丸,以利為度。
禁食如藥法,並酢物。

方劑組成解釋


葶藶子具有利水消腫、行氣止痛的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和胃的功效,吳茱萸具有散寒止痛、溫中止嘔的功效,花椒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甘遂具有瀉水利尿、消腫解毒的功效。本方以葶藶子、茯苓、吳茱萸、花椒、甘遂為主要成分,具有利水消腫、行氣止痛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水氣,腹臌脹硬。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瀉下作用,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慢性肝硬化腎絲球腎炎全身性水腫

相同名稱方劑


葶藶茯苓丸, 出處:《外台》卷二十引《救急方》,名方《普濟方》卷一九二。 組成:葶藶子7兩(熬),茯苓3兩,吳茱萸2兩,椒目3兩(沉水者),甘遂5兩(絕上者)。 主治:水氣,腹臌脹硬。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